首页
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0732029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
日期:2025-05-23
科目:语文
类型:教案
查看:63次
大小:123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张
古诗词
,
诵读
,
桂枝香·金陵怀古
,
教学设计
,
中职
,
语文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理解诗歌大意。 2.能归纳出文章的写景抒情的手法,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重点】 能归纳出文章的写景抒情的手法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问答法 【课时安排】 2个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视频欣赏,引出南京,进而引出金陵。 二、知人论世,走进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字,号 , 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因是临川人,被称为 。因被封为荆国公,世人又称 。 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王安石罢相,后退居金陵,出任江宁知府。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其实在繁华的背后却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此诗通过对金陵胜地景物的赞美和历史兴亡感叹,寄托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周汝昌评说:“王介甫只此一词,已足千古,其笔力之清道,其境界之朗肃,两宋名家竟无二手,真不可及也!" 三、解题 桂枝香: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首见于王安石此作。 金陵怀古:题目 金陵:点明地点,为“三国的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六朝古都。 怀古:点明题材,即咏史怀古词。 知识点回顾:咏史怀古诗 结构内容:临古地———思古人———忆古事———抒情志 表现手法:用典、对比、衬托、借古讽今、吊古伤今、虚实结合等。 四、大声朗读文章,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按照怀古诗的一般结构,画出本文的结构图。 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chéng)江似练,翠峰如簇(cù)。归帆去棹(zhào)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chù)。彩舟云淡,星河鹭(lù)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màn)嗟(jiē)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shuāi)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登临之地:金陵 金陵:今江苏南京。从三国时期东吴在此建都起,先后有东晋、宋、齐、梁、陈在此建都。到赵宋时,这里依然是市廛栉比,灯火万家,呈现出一派繁荣气象。 所见何景:金陵秋景 所思何事:六朝旧事 所抒何情:? 五、品读诗歌,合作探究。 1、开头三句交代的信息有哪些?有什么作用? 总领、点题、定基调 2、上片重在:写景 下片重在:抒情 3、合作完成下列表格: 意象 特点 手法 意境 六、上片小结 ①这首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运用比喻、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色彩对比等手法(手法)。 ②通过对长江、翠峰、船只、残阳、酒旗、彩舟、星河、白鹭等景物(意象)的描绘。 ③描绘了金陵一带壮美的江山和风帆来往、酒旗飘扬的繁荣景象(景象)。 ④勾勒了一幅壮丽而又略带萧瑟的金陵晚秋图(意境)。为下片抒情做了铺垫。 七、深入探讨 如果全词作者情感的落脚点浓缩到词中的一个字上,你会用哪个字?为什么? 叹 因何而“叹”?登临所见的金陵景象。 “叹”些什么 ? 叹 叹的内容 叹的手法 叹的目的 八、下片小结 这首词的下阕怀古抒情(内容),运用典故、借古讽今的手法,对六朝统治者因竞逐豪奢而导致相继败亡的历史,发出了深深的慨叹,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情感)。 九、教考衔接 (2022·江苏省·模拟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南乡子 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①,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②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①帝王州:指金陵。②四百年: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都建都金陵,共三百六十七年,四百年是约数。 (1) 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 A.面对六朝“四百年”的兴亡历史,词人把它看作人生一梦,,其中寄托着词人的兴亡之感。 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再别康桥》课件(共38张PPT)+教案(2025-04-23)
《致橡树》课件(共25张PPT)+教案(2025-04-24)
二十一《琵琶行(并序)》课件(共27张PPT)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2025-04-27)
《改造我们的学习》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高教版拓展模块上册(2025-04-23)
《第六枚戒指》课件(共24张PPT)+教案(2025-04-23)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