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756770

第6课 红杜鹃 课件(共15张PPT)+同步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4-28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4次 大小:186053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6课,杜鹃,课件,15张,PPT,同步
    (课件网) 红杜鹃 提出问题 01 杜鹃花的生长习性 它有哪些颜色? 杜鹃花的形态特征? 一般在春季,每簇花有2-6朵,杜鹃花一般生长在海拔500米-1200米的山地疏林灌丛或松林下。 五彩缤纷、夺目耀眼。 疏密得当,虚实结合,这样画面既充实,又不显得拥挤。 叶子———椭圆形;花苞———椭圆形;花朵———喇叭形;花瓣———五辨; 花蕊———雄五雌一或雄十雌一。 相传,在春天的时候,有种叫杜鹃的鸟经常悲鸣,以至于口中啼血,鲜血洒落到满山野的花上,就形成了这斑斑点点的红印,所以也把这些带有红色斑点的花称之为杜鹃花。 《血染的杜鹃》又名《井冈杜鹃红》 《遍青山红了杜鹃》 借井冈山的红杜鹃表达出画家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和思念之情。借红杜鹃的红表达出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鲜血把青山染红,把绿山染红,更把漫山遍野的山花染红, 对先烈的追忆,对革命者的崇敬,还有对革命老区人民的热爱之情。 吴月娥 吴月娥,湖南人,16岁那年投身革命。1929年1月,井冈山青年林同生告别心上人吴月娥,参加了红军。临行前,两人相约,来年相会在杜鹃花盛开的时候。然而,杜鹃花还没有开,林同生就已经牺牲在了八面山。 当年春天,吴月娥也遭抓捕,敌人逼她带路,吴月娥将计就计,将敌人引上悬崖,趁敌不备,吴月娥拖住敌军官跳下深渊。第二年,井冈山上漫山遍野开满了杜鹃花。人们传说,那是吴月娥姑娘的鲜血染成的,所以叫它“井冈杜鹃”。 认识国画工具 02 笔 墨 纸 砚 中国画颜料、调色盘、洗笔、毛毡 写意画杜鹃花的绘画步骤 03 1.构思,画花。注意花瓣的朝向。画出花瓣的遮挡关系,用笔应轻快。 3.画枝干。注意用笔的节奏,中锋添出细枝。勾画花丝和花蕊。 2. 画叶。画叶子的时候要注意叶子的朝向。 4.调整画面。用浓墨勾叶茎,枝干用浓墨点上一些苔点。 内容: 用中国写意画的表现手法创作一幅自己满意的写意画《红杜鹃》。 要求: 在生宣纸上表现,画面干净利落,生动活泼,有笔力。 课堂练习 04 课堂小结 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一片真情,请同学们在课下尝试用写意国画的画法来画一些其他的花,感受中国画的意境。本节课红红的杜鹃花,她是烈士们的鲜血染成的,她扎根在祖国的大地上,永远不会凋零,永远开在我们后来人的心中。 谢谢观看教学设计 课 题 《红杜鹃》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录制微课 教材内容 分 析 《红杜鹃》是江西美术-出卷网-七年级下册第六课。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我明确了本课的课型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注重“线条和造型的运用,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创造性和趣味性。”,“创作艺术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略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我们要以这个标准作为从事美术教学的指南针。 本课从欣赏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那漫山遍野的杜鹃花,通过欣赏杜鹃花了解杜鹃花的结构,并掌握杜鹃的写意画法。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笔墨表现特点,体会笔墨的韵味,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并通过对画家作品的欣赏激发学生对革命摇篮和革命烈士的崇敬之情,为以后的学习欣赏中国画打下基础。 设计理念 欣赏歌曲《映山红》是用了《闪闪的红星》中的一句歌词,写的是红军是人民的希望,共产党是人民的希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追寻红色记忆。 本课为现场教学的微课教学,突破传统美术教学模式,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创造性。鉴于教材的特点,与教学目标的要求。我以欣赏法、教师示范、师生互动、作品展进行授课,用听音乐歌曲猜花名的方法导入国画教学,力求将革命传统教育融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