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下册第1课《红星歌》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介: 《红星歌》是电影《闪闪的红星》的主题曲,发行于1974年9月,由邬大为、魏宝贵填词,傅庚辰谱曲,中国人民解放军歌舞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业余童声合唱队演唱。 这首歌为七声音阶宫调式,一段体结构,四拍子,歌曲包括齐唱、合唱两个部分。齐唱部分旋律起伏,节奏铿锵有力,表现出对红星的赞美;合唱部分是齐唱部分的模进,使旋律波浪式上升,表现出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心。歌曲具有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风格,仿佛能让人看到一队革命少年,肩扛梭镖、木枪,威武而神气地迈着整齐的步伐行进着。 二、教学评价: 评价内容 评价要点 目标指向 用富有弹性的、优美舒展的歌声唱好这首歌。 感受乐曲速度、力度和旋律走向。 目标一:学生能够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红星歌》,感受歌曲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风格。 聆听音乐,在聆听中感受音乐风格体现音乐要素的变化。 学会在音乐活动中加上歌词、节奏、创作手法作为区分歌曲的依据。 目标二:认识重音记号,并能在演唱中正确运用,体会其作用。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和音乐素养,十二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音乐理解能力进一步提高,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同时,歌曲所传达的积极精神也有助于学生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目标: 1. 审美感知: 学生能够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红星歌》,感受歌曲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风格。 2. 艺术表现:认识重音记号,并能在演唱中正确运用,体会其作用。 3. 创意实践:通过创编活动和歌曲演唱,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培养节奏感和创造力,加深对歌曲风格的理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演唱能力。 4. 文化理解:通过学习歌曲,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歌曲所传达的积极精神也有助于学生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准确演唱歌曲,表现出歌曲的进行曲风格和情感。 2. 掌握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切分节奏以及重音记号的运用。 六、教学过程: 音乐是一种快乐,是一种思维的声音,是一种智慧的启示。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让我们一起驻足音乐殿堂,感受天籁之音! 1、律动练习: 踏着音乐的节拍让我们一起动起来吧! 新课导入、完美演绎 1.我们是少先队员,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因为祖国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我们坚强的后盾,是我们永远的依靠。接下来让我们欣赏一段影片,说一说电影中的主人公是什么?有什么事迹? 潘冬子是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位机智、勇敢的少年英雄。 英勇事迹: 勇斗胡汉三 参加斗争 送盐 传递情报 破坏敌人计划 在经历了一系列艰难险阻和斗争后,潘冬子逐渐成长和坚强起来。1938年,他的父亲前来迎接准备开赴抗日前线的游击队员,潘冬子带上那颗保存多年的红星加入了红军,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 一、录音范唱 潘冬子的故事展现了他的爱憎分明、不畏艰险、机智勇敢和坚定的革命信念。他的事迹激励着人们勇往直前,为了正义和理想而奋斗。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歌曲《红星歌》,在聆听的过程中思考歌曲风格,歌曲表达的内容? (歌曲具有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风格,仿佛能让人看到一队革命少年,肩扛梭镖、木枪,威武而神气地迈着整齐的步伐行进着。) 《红星歌》是一首雄壮有力的儿童合唱歌曲,创作于1974年,原本是电影《闪闪的红星》的主题曲。这首歌的前奏雄壮有力,演唱部分既雄壮又带有抒情性,具有少年儿童天真的情趣,仿佛使听众看到一队革命少年威武而神气地迈着整齐的步伐行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