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777391

4.3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日期:2024-11-30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16709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化学,一册,必修,2019,苏教版,课堂
    4.3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课后分层练 1.二氧化硫是一种空气污染物。下列关于二氧化硫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无色 B.无味 C.易溶于水 D.密度比空气的大 [答案] B [解析]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 2.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成分之一,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溶于水生成亚硫酸(H2SO3),其 中亚硫酸中硫元素(S)的化合价为(  )。 A.+2 价 B.-2 价 C.+4 价 D. +6 价 [答案] C [解析]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 0 可知,亚硫酸中氢和氧的化合价分别是+1 价和-2 价,所以硫的化合价是+4 价。 3.如图是硫在自然界的循环,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气中的硫可能以酸雨的形式进入土壤 B.煤和石油中的硫燃烧生成三氧化硫进入大气 C.化石燃料中的硫来自形成化石燃料的生物体 D.煤和石油燃烧产生的颗粒物可能是雾霾的成因之一 [答案] B [解析]大气中的硫元素主要以 SO2 的形式存在,所以会以酸雨的形式进入土壤中;煤和石油中 的硫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硫,而不是三氧化硫;化石燃料中硫的来源主要是形成化石燃料的生 物体;煤和石油燃烧产生的颗粒物可以形成雾霾。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自然界中硫的循环涉及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B.自然界中硫元素只以化合态存在于硫铁矿、煤中 C.硫元素循环时可进入食物链中传递给动物、人 D.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导致 SO2过度排放,造成了酸雨 [答案] B [解析]在硫循环过程中涉及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A 正确;自然界中硫元素以化合态、游 离态存在,B 错误;硫循环时土壤、水中硫元素通过植物进入动物、人体中,C 正确;大量 使用化石燃料,导致 SO2过度排放,形成酸雨,D 正确。 5.生态环境部制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结束,大家普遍赞成将 PM2.5(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 2.5×10-6 m 的颗粒物)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下列有关 PM2.5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M2.5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B.PM2.5在空气中形成了气溶胶 C.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治 PM2.5污染 D.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某种程度可以减少 PM2.5污染 [答案] B [解析]PM2.5 指微粒直径小于 2.5 μm,胶体中胶粒直径在 1~100 nm,故 PM2.5 在空气中不能 形成气溶胶。 6.硫是生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硫循环(如图所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硫杆菌及好氧/厌氧菌促进了硫的循环 B.硫循环中硫的化合物均为无机物 C.上述硫循环中硫元素均被氧化 D.烧煤时加石灰石,可减少酸雨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答案] A [解析]硫酸盐和亚硫酸盐等在含硫杆菌及好氧/厌氧菌作用下缓慢转化成植物 R1—S—R2,含 硫杆菌及好氧/厌氧菌促进了硫的循环,故 A 正确;硫循环中硫的化合物有含硫的有机物,不全 是无机物,故 B 错误;含硫杆菌及好氧/厌氧菌将硫酸盐、亚硫酸盐中的硫还原成 R1-S-R2,硫循 环中硫元素有时被氧化,有时被还原,故 C 错误;烧煤时加石灰石,可减少酸雨排放,但生成二氧 化碳,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故 D 错误。 7.近几年,“PM2.5”一词备受关注。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2.5 μm 的颗粒物,由于它粒径很小,所 以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很大。下列与 PM2.5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 B.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C.燃烧树叶、秸秆和燃放烟花、爆竹都会产生 PM2.5 D.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答案] A [解析]A 项,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μm 的颗粒物,而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 10-10 m,所以 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相差很大,错误。 8.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 2.5 μm 的可吸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