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名篇名句默写 三、考点突破 1. 阐释型默写 阐释型默写题,侧重考查诗文句的思想内容与情感取向。在题干所提供的语境材料中,对要求默写的语句有具体阐释或明显暗示。 【题型示例】 (1)(2024新高考Ⅰ卷)作文课上,房老师使用《屈原列传》中“ , ”两句话,引导学生描写寻常事物以表示宏大意旨,列举浅近事例来传达深远意蕴。 (2)(2023新高考Ⅱ卷)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 , ”两句看似闲适恬静,实则透露出诗人由于内心的惆怅而彻夜难眠。 【参考答案】 (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解题方略】 解答此类“阐释型”题目,先要弄明白命题者在题干中阐释了什么,准确寻找语境材料中的关键词语。命题者在题干的语境表述中,一般会用到所要默写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来阐释思想情感;因此,做题时只要仔细审题,勾画出这些词语,再联想包含这些词语的句子,就可以比较容易写出答案。 例(1)中,从后文中“宏大意旨”与“列举浅近事例来传达深远意蕴”可以看出,原文中“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两句符合它的诠释。 例(2)中,提炼关键词“看似闲淡”,实则“彻夜难眠”可选出对应的语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2. 衔接型默写 衔接型默写题,从语意看,题干所提供语境材料与要默写句子前后衔接,一脉相承。换句话说,被默写的句子是材料句的一部分,在语句内容上能前后承接。 【题型示例】 (1)(2023年全国甲卷)《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记载,齐王接受邹忌的意见,广开言路。一开始有很多人进谏,以至“ ”;过了几个月后,则“ ”。 (2)(2023新高考Ⅰ卷)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编写《史记》“ ”,便遭遇了李陵之祸,因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所以“ ”。 【参考答案】 (1)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 (2)草创未就,就极刑而无愠色 【解题方略】 解答此类“衔接型”题目,要准确审题,关注相关衔接词,明确要求默写的句子和上下文的关系。如果审题不细致,这类题型很容易被误导,当成“阐释型”题型来对待,这样就落入了命题者所设置的陷阱里。 例(1)中,根据衔接词“以至”“则”可知,应填的两句是表结果的“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 例(2)中,根据阐释“自己编写《史记》”“便遭遇了李陵之祸,因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便可准确写出答案“草创未就”“就极刑而无愠色”。 3.比较型默写 比较型默写题, 题干所提供的语境材料中的名言名句和要求默写的句子形成比较。比较的具体角度包括:思想情感、哲理观点、意境或写作手法等。 【题型示例】 (1)(2023年全国甲卷)鲍照曾以“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表达内心愤懑,李白《行路难》中的两句诗“ , ”,描写相近动作,抒写近似心情。 (2)(2023年全国乙卷)宋代张孝祥以“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描写舟泛水上,境致与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所写的景致非常相似。 【参考答案】 (1)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2)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解题方略】 解答此类“比较型”题目,要熟悉并准确理解语境中所用来比较的名言名句。如果不能准确理解用作比较的句子,那么就很难对要默写的句子做出正确选择。 例(1)中,以鲍照“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相类比,根据关键词“描写相近动作”,“抒写近似心情”提示,表达内心愤懑之情,便可写出正确答案:“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例(2)中,与张孝祥“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相类比,描写舟泛水上的境致,可写出正确答案:“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4.意象型默写 意象型默写,是以意象为着眼点进行命题。意象既有开放性,凡是符合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