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79867

山居秋瞑 课件(9)

日期:2025-10-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7362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山居,秋瞑,课件
    (课件网) 山 居 秋 暝 王 维 诗歌体裁———近体诗 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也称今诗。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 其句数、字数、平仄、对仗、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主要有律诗和绝句。 近体诗 律诗 诗句字数整齐。(五言、七言) 句数一定:一般每首八句 计四联 :每两句成一联 ,首联、颔联、 颈联、尾联(末联)中间两 联必须对仗 绝句 句数一定:每首四句 韵律:与律诗相 同,但不一定对仗 诗 人 小 传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代著名的诗人。开元九年(721)进士。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安史之乱,身陷叛军,接受伪职。受降官处分。其名字取自维摩诘居士,心向佛门。虽为朝廷命官, 40岁后却常隐居蓝田辋川别业,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他不仅写下诸多绝妙的诗句,还善于属文、作画,同时对音乐也十分精通。苏轼曾赞:“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品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著 有《王右丞集》。 一.诵读指导 把握节奏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音注释: 暝(míng):晚。 空山:幽静的山。 喧(xuān):声音喧哗。 浣(huàn)女:洗衣服的女子。 随意:任凭。 歇(xie ):凋落,凋零。 王孙:古代贵族子弟的通称,这里 是诗人自称。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空旷的山野一场秋雨刚过,傍晚的天气显得格外凉爽。 明亮的月光照亮了松间,清澈的泉水在石上流淌。 洗罢衣服的姑娘们嬉笑欢语经竹林回家,顺流而下的鱼船使水面上的莲叶也摇动起来。 经春的花草,任凭它们凋谢枯萎,我却要留下享受这大自然无限的风光。 《山居秋暝》的思想内容(一)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首联:紧扣题意,描绘出秋天雨后山村傍晚的大背景,给人以深远、幽静、清新之感。 点明时间、地点、季节 营造山雨初霁、空气清新的意境 颔联:是景物写生。明月、松林、清泉、山石几种意象组成色调明洁的图画,具体渲染了山景的清幽 。写幽清明净之景 (视觉 / 听觉) 颈联:在“空山”的背景上,点缀了人物的活动的两幅优美的画面。听到“竹喧”声,知道是“浣女”归来;看到“莲动”,知道是渔舟出去。 一写听觉,一写视觉。写人,只闻其声,侧面描写。 思考:颔联、颈联写了哪些景?有何特点?体现了诗人怎么样的感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从动静、试听、视角等方面考虑)? 分析:写了明月、松、清泉、竹、浣女、渔舟, 这些景物清静,幽美,明洁,体现了诗人归隐 的情怀。运用了动静结合, 试听相兼,俯仰结合,先声 夺人的手法(诗中有画)。 《山居秋暝》的思想内容(二)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尾联:《楚辞·招隐士》有“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句子。王维却认为“王孙自可留”。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分析: 居山生活的美好让王维产生了向往之情,所以他说“王孙自可留”,其实是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追求。“留”与句首“空”相呼应。 综上所析,这首诗描绘山中秋日傍晚幽静、淳美而清新活泼的自然风景,表现出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