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23216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老山界》课件(共28张PPT)

日期:2024-11-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10241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语文,七年级,下册,6课,老山界
  • cover
(课件网) 老山界 陆定一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 wēi yí)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 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五岭山脉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 乌蒙山高大雄伟,在红军眼里也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湍急的流水拍击着高耸的山崖,溅起阵阵雾水,像是冒出蒸汽一样。 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 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红军长征,是在抗日救亡成为全民族最紧迫的任务、中国面临民族危亡的情况下发生的,也是在党和红军面临生死存亡严重危机的情况下发生的。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但国民党蒋介石仍顽固坚持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调动100万大军“围剿”红军和各苏区,其中以50万兵力直逼中央苏区。 1933年9月25日开始第五次反“围剿”,在“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下,中央苏区最终失败,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长征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具有更深远意义的是,形成了中国革命成熟的坚强领导核心。 历史背景 长征初期,“左倾”领导者错误地把战略转移当成了搬家式的移动,他们命令转移的队伍携带印刷机器和军用机器等沉重的设备,全军八万六千多人,本身就因为辎重问题举步维艰,加上一路穿行的都是蜿蜒的山路,人头攒动,加上设备笨重,整体行军速度,往往一晚上只能通过一座山丘。 这样的速度对于迫切希望将红军革命扼杀在摇篮当中的国民党“追剿”部分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消息。 1934年11月中旬,在行军到广西的湘江地区时,敌军为了彻底将我军主力歼灭,于是派出了超过30万的大军,依仗其数量和装备上的优势,开始对只有8.6万人的红军疯狂围剿。 红军先头部队渡过湘江,夺取了渡口后很快就控制了渡江点。但大部队因为整体行军的速度实在太慢,还没过江,就遭到了敌人的围攻。为了渡过湘江,各个红军军团和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但在强敌面前,红军各军团伤亡惨重。经过7天7夜的激战,红军突破国民党的军事重围,挫败了蒋介石企图歼灭红军于湘江以东的计划。 但此役也是中央红军长征中损失最大的一次,我军最终只剩下了3万多人,伤者更是不计其数,几乎每一名幸存的士兵身上都带着伤。 三年不喝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 历史背景 1934年12月,中央红军在湘江与国民党军队经过惨烈的激战,损失惨重,退入了山高路险的猫儿山。 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朱德、叶剑英等一代革命伟人率中央红军三军团、中央军委纵队、后卫五军团、八军团日夜兼程开始了翻越老山界的艰难历程。 陆定一(1906—1996) 江苏无锡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长征途中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他长期负责党的宣传和文教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