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有“亚圣”之称。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学宗师,后世常把孔子与孟子合称“孔孟”。孟子主张施行“仁政”,推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反对暴政害民。 走近亚圣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和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它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具特色的散文专集。《孟子》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南宋朱熹把《孟子》和《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 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人民生活十分痛苦。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呼吁各国重视人民的作用;强烈反对不义战争,宣扬“仁政”“王道”,并将这一希望寄托在统治阶级发“仁心”上。 议论文 :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鲜明的态度表明观点,以充分的材料证明观点。 议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 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论点必须正确、鲜明。 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 论据 论证 文体知识 自由朗读:①读准字音;②读出节奏;③读出情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任务一:诵读课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guō),环而攻之/而不胜。夫(fú)/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yù)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pàn)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地理上的有利形势 宜于做某事的气候条件 及,比得上 众人的团结一致 内城 外城 围 任务二:疏通文意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气候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众人的团结一致。(比如一座小城)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句首发语词 得到,获得 这样,却 译文: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气候条件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气候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泛指武器装备 城墙 护城河 指装备精良 大米和小米。泛指粮食。 放弃 离开 译文: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众人的团结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