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名称 标志设计 科 目 美术 教学对象 七年级 教师 课 时 2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湘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4课。本课教学以讨论、总结等形式,培养学生发表自己对标志设计探究过程的感受和体会,并通过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共同设计标志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1)了解标志的作用\分类和艺术特点。 (2)基本掌握标志设计的原则和艺术手法 2、过程与方法(1)学生收集各种标志。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标志的特点和用途。 (3)在作品展示及评价中,能够清楚简练的表达自己的设计思路, 能够准确的评价、鉴赏他人的作品。3、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生通过标志作品欣赏,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2)学生通过标志设计活动,提高创作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3)运用创作和交流的学习形式,提高合作能力,增强团队意 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是焦作市二十三中七年级学生;2、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通过交通、路标、商品等方面接触和观察过标志,并不陌生,但是对标志的创意和演变,使用的环境和场所没有过深入研究。3、学生对设计标志有着浓厚的兴趣。4、学生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启发引导教学策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的启发和引导,能够自己得出结论。2.直观演示教学策略。巧妙的运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标志,使学生一目了然,便于对比和观察,作品的直观展示,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体验探究教学策略。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动手参与设计,通过自主探究,能灵活掌握所学知识。4.协作式教学策略。学生在小组讨论标志的特点和用途环节中,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各抒己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与同伴的沟通和协作过程中,能发现学习的乐趣,又增强了大家的团队合作意识。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各种标志图片、实物。资源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标志作品。2、学生准备:身边熟悉的标志图片、实物、彩色卡纸、涂色用具、剪刀、胶水。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出示一个标志图形)提问:这是什么?在生活中你知道还有哪些具体的常用标志? 回答问题(观察标志,认识标志在我们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1、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资源准备:标志作品图片和教学课件PPT。 亲身感受体验新知 1. 提出问题:标志的作用是什么?2. 教师总结:标志是具有某种含义的视觉符号,犹如语言起着识别、示意和传递信息的作用,它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艺术魅力。 1. 学生回答问题。2.学生领会新知识,欣赏优秀标志图片。 1、设计意图: 通过回答,学生联系生活,能够顺其自然的接受新知识。2、资源准备:(1)课件大屏幕显示问题。(2)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作品。 自主探究设疑解疑 出示标志图形说明标志有哪些类型?商业性标志、非商业性标志、公共性标志。标志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图形构成的标志、文字构成的标志、综合型标志。 通过生活中的观察,从用途的不同出发,学生区别标志的种类,尝试对具体标志进行分类 设计意图:1.总结标志类型。2.学生系统准确的了解知识。资源准备:展示问题。课件展示不同类型的标志。 构思创意作品欣赏 分析讲解“2008北京奥运会申办的标志”标志的设计思路、演变。(选题、构思、构图、定稿、着色) 进行作品的展示交流。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设计意图:师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资源准备:课件和优美的音乐MP3 布置作业 提出作业要求:设计一幅运动会上具有班级特色的标志。为学校、班级或个人设计有特点的标志。 任选其一分组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