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直通车】2024年浙教版新八年级暑假提升专练 第05讲 溶液和溶解度 1、通过溶解实验,理解溶解、溶液、溶质、溶剂等概念。 2、知道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是溶质,了解水、酒精、汽油等常见的溶剂。 3、了解悬浊液和乳浊液特点。 4、能区分溶液和悬浊液、乳浊液。 5、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 6、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关系。 7、理解溶解度的概念。 8、知道影响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9、学会相关的简单计算方法。 (一)溶液 (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糖、酒精、碘、氧气)。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一般是液体(水、酒精、汽油)。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溶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3)比较: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溶质 固、液、气被溶解 固体小颗粒(不溶解) 液体小液滴(不溶解) 是否透明 透明 不透明 是否分层 不分层 浑浊,久置分层 特点 均一、稳定 不均一、不稳定 举例 高锰酸钾水溶液(紫红色) 碘的酒精溶液(棕黄色) 泥浆水、石灰浆、血液、钡餐 牛奶、肥皂水 共同点 都是混合物 (二)饱和与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注意:①两个前提条件: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否则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就没有确定的意义。 ②饱和溶液是对一定的溶质而言的。如某温度下的蔗糖饱和溶液是对蔗糖饱和的,不能再溶解蔗糖,若加入其他溶质(如食盐),仍可溶解。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大多数物质适用) (4)浓溶液和稀溶液:溶有较多溶质的溶液叫做浓溶液;溶有较少溶质的溶液叫做稀溶液。 注意: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三)溶解度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注意:①四个关键词:一定的温度,100g溶剂,达到饱和,溶质的质量; ②溶解度就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所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质量; ③溶解度单位为g; ④公式:S=×100(克) (2)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①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 升高 而明显增大,如 硝酸钾 ; ②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 氯化钠 ; ③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减小 ,如 氢氧化钙 。 (3)溶解性等级的划分: ①溶解性等级的划分依据:室温 ( 20℃ )时的溶解度。 ②等级的划分。 01 溶液 1.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蔗糖 B.食盐 C.酒精 D.胡椒粉 2.“美林”是一款儿童退烧药,主要成分是布洛芬,“美林”放久了会在底部看到白色沉淀,需要摇匀后服用。“美林”属于( ) A.溶液 B.乳浊液 C.悬浊液 D.纯净物 3.如图所示,○表示蔗糖分子,●表示水分子,下列模型能表示蔗糖溶液的是( ) A. B. C. D. 4.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依次为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一组是( ) A.矿泉水、泥浆水、肥皂水 B.牛奶、汽水、石灰水 C.血液、汽油和水的混合物、碘酒 D.酒精、自来水、汽水 5.关于物质的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的物质分散到水中都会形成溶液 B.汽油溶解在色拉油中,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D.溶质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6.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液体”,下列对这些“液体”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盐放进水中,盐水就是均一、稳定、透明的纯净物 B.汽水倒入杯中会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