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51621

3.3《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共33张PPT)

日期:2025-04-29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67次 大小:35231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33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念奴娇 · 赤壁怀古》 导 入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柳宗元游西 山而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古往今来,有太多的文人,心为 山动,情为水发,留下了许多千古名篇。今天,就让我们跟随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穿越时空隧道一览赤壁风光! 学习目标 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2、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重点语句,提高鉴赏能力。 3、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 4、初步掌握鉴赏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01 知人论世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 学家、书画家,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一生宦海沉浮,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与父苏洵、弟苏辙合 称为“三苏”。为宋初四大书法家之一,苏、黄(庭坚 )、米(芾)、蔡(襄)“朱竹”别具一格著有《东坡 全集》、《东坡乐府》等。 旷世奇才 一 一 苏东坡 创作背景 苏轼任职黄州团练副使时,曾数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 壁矶,借古抒怀,相继创作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 词 。 苏轼,21岁中进士,开始为宦生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因“ 乌台诗案”被捕入狱。 本词写于1082年,是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个年头,当时他45岁,心 情抑郁苦闷,通过对三国赤壁之战的描绘,表达对英雄豪杰的仰慕之情, 寄寓个人的感慨与悲凉。 “鸟台诗案” 【乌台诗案】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 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 ,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 乌台诗案这一巨大打击成为苏轼一生的转折点。新党们非要置苏轼于死地不 可,救援活动也在朝野同时展开。不但与苏轼政见相同的许多元老纷纷上书,连 一些变法派的有识之士也劝谏神宗不要杀苏轼。王安石当时退休金陵,也上书说 :“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在大家努力下,这场诗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决” ,苏轼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受当 地官员监视。苏轼下狱一百零三日,险遭杀身之祸。幸亏宋太祖赵匡胤时定下不 杀士大夫的国策,他才算躲过一劫。 初读感知 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 赤壁:此指 黄州赤壁, 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西。而三国古战场的赤 壁,文化界认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qí]县西北。 怀古(咏史) 诗: 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融合了作者对自然、社会、历 史的感触,以古代遗迹为生发点,以地名或“览古”“怀古”为标 题的一类诗歌。 解题 怀古诗 观眼前之景 思历史之人 抒一己之怀 朗诵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入,惊涛/拍岸入,卷起/千堆雪 x。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 梦, 一尊/还酹/江月。 注释 1.大江:长江。 2.淘:冲洗。 3.故垒:黄州古老的城堡,推测可能是古战场的陈迹。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4.周郎:周瑜,字公瑾,为吴建威中郎将,时年 24岁,吴中皆呼为“周郎”。 5.雪:比喻浪花。 6.穿空:插入天空,又作“崩云”。 7.遥想:远想。“了”字是衬词,填词时遇到文气不完整处,常加一、二字作衬, 并没有实在意义。 8.英发:英俊勃发。 9.纶巾:以青丝做成的头巾。 10. 小乔:乔玄的小女儿,嫁给了周瑜为妻。 注释 11.羽扇纶巾: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中形容周瑜从容娴雅。 12.樯橹:船上的桅杆和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