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57076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8 《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教案

日期:2024-11-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141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 cover
咏雪 学习目标 1.梳理文章内容,掌握“儿女、俄而、骤、差”等文言词汇。 2.通过辨析比喻、品析言行,感受人物特点,体会和乐家庭氛围,明确笔记小说特点。 3.通过探究谢氏才俊与其优良家风的关系,树立传承优良家风意识,增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梳理文章内容,掌握“儿女、俄而、骤、差”等文言词汇。 2.通过辨析比喻、品析言行,感受人物特点,体会和乐家庭氛围,明确笔记小说特点。 3.通过探究谢氏才俊与其优良家风的关系,树立传承优良家风意识,增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教学思路 一、走近一场聚会 二、认识一个家庭 三、探究一种家风 一、走近一场聚会 同学们,大家好。“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出自刘禹锡的《乌衣巷》。这里的“王谢”分别指的是什么? 生:东晋时,王家和谢家。 师:王、谢两家是魏晋时期两大名门望族,人才辈出,名满天下。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时光穿越,去谢家参加一场别开生面的冬日聚会。 课前同学们按照学习任务单做好了预习, 相信同学们都做好了准备。老师先范读一下课文,请同学们注意字音和节奏。 同学们,我们来到东晋的豪门大族谢府,看到了哪些人?他们在做些什么呢? 生:我看到谢太傅,还有他的儿女们。 生:不对,因为我看到文中“胡儿”是“兄子”,谢道韫是“公大兄无奕女”,是谢太傅的侄女。所以,“儿女”,泛指小辈,这里指的是他的侄儿———谢朗,侄女———谢道韫。 老师为这位同学的质疑精神点赞。 古汉语中的有些词发展到今天,词义和用法已经发生了改变,我们把这一类现象叫做古今异义。 我们小学时候学过的《两小儿辩日》中的“及其日中如探汤”中的“汤”,《道旁苦李》中“诸儿竞走取之”中的“走”,都是古今异义。学习文言文,同学们也要像这位同学一样具有质疑精神,同时注重文言知识的积累。那谢太傅和他的侄儿、侄女在干些什么呢? 生:他们在进行家庭聚会,在讲论文章的义理。 生:不久后,雪下得急了,越下越大了,他们还在赏雪、咏雪呢。 师:同学们预习的真扎实。要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意思,我们可以借助注释,也可以结合语境随文解意,这也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那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把故事概括出来呢? 生: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和他的侄儿、侄女在家中聚会讲论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更急了,他们就赏雪、咏雪了。 师:这位同学表达得非常完整,把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都交代清楚了。 二、认识一个家庭 1.化身角色话比喻 我们走进谢太傅的家庭聚会,看看他们是怎么赏雪、咏雪的。我们来听。 听完他们的对话,我不禁想问问胡儿和道韫,为什么你们会想到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呢?同学们,你们也在聚会现场,你能代替他们回答吗?你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合作讨论,集思广益。 老师先要问,胡儿,你怎么会想到把雪比作盐的呢? 生:盐是白色的,雪也是白色的,粗盐是颗粒状的,雪籽也是一颗颗的。所以我就脱口而出,“撒盐空中差可拟”了。 师:胡儿,你真是才思敏捷,抓住了雪颗粒之状、洁白之色的特点。要知道四百多年后,唐朝有个著名的诗人李贺也曾说: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道韫,那你又是怎么会把雪花和柳絮联系在一起的呢? 生:你看“俄而雪骤”,说明雪下得大,下得急。这个时候的雪花是一大团的柳絮,不就是这样一团团又轻飘飘的吗? 师:你也同样把握了雪的外形特点,成团之状、轻盈之态。 生:你听叔父问的是,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朗儿的吟咏的是雪籽而不是雪花。柳絮随风飘舞的姿态,才更像纷纷扬扬的白雪。 师:道韫,你听得认真,观察仔细。你关注了雪纷纷扬扬的飞舞之姿。只是纷纷扬扬的还有棉花、鹅毛,为什么你偏偏想到的是柳絮呢? 生:柳絮是春天的景物,看到冬天的雪花,想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