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语文九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通过初一初二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阅读相当数量的诗词歌赋具备一定的诗歌知识和诵读技巧。他们对节奏、韵律有所掌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进行自学活动,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活动。学生已基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初步具有独立的审美鉴赏能力。 初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热爱想象且具备一定的创造性。学生对新诗有一定的阅读积累,基本能够有感情地朗读新诗,对新诗创作具有浓厚的兴趣,这对开展本次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具有积极作用。 【单元教学目标】 为更好地开展本单元教学,遵循大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原理,参照新课标对第四学段诗歌教学的要求,以及教材中设定的三个单元任务,将单元目标设计如下: 一、能运用阅读策略,自主欣赏诗歌,学会从多角度鉴赏诗歌。 二、掌握朗诵技巧,处理好重音、停连等,读出感情与韵律。 三、了解诗歌特征,发挥想象,借助意象,大胆创作,表达情思。 【情境设置】 同学们马上就是国庆节了,为了迎接祖国华诞,激发大家学习动力,展现青春活力,我校要举行“庆祖国华诞,颂青春年华”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比赛,请同学们通过鉴赏第一单元五首诗歌,破解诗歌创作的密码,创作一首新诗,参与朗诵比赛。我们共同评选出优秀诗作和朗诵者,并发挥创造力,将诗作进行编排和插图设计制作成精美诗刊,分发给每一位学生留作纪念。 【教材分析】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新诗单元,亦是“活动·探究”单元,本单元以“现代诗歌”为主,共有6篇文章:《沁园春·雪》《周总理,你在哪里》《我爱这土地》《乡愁》《你是人间四月天》《我看》。本单元的诗词或借描绘雪景抒情,或深情呼告直抒胸臆,或赋予土地象征意义,或抒发浓浓的思乡之情,或抒发爱的赞颂,或抒发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教材设计了学习鉴赏、诗歌朗诵、尝试创作三个学习任务。从单元教学目标看,适合通过开展整合学习实施单元整体教学,促进学生全面、深入地把握诗歌这一文学体裁的特点与魅力,学会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对诗歌进行二次创作和演绎。不仅如此,实施单元整体教学还可以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避免单篇诗歌教学对诗歌内容的肢解和破坏。 【课时安排】总计六课时 【教学实施】 第一课时 感悟诗歌情感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马上就是国庆节了,为了迎接祖国华诞,激发大家学习动力,展现青春活力,我校要举行“庆祖国华诞,颂青春年华”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比赛,请同学们通过鉴赏第一单元五首诗歌,破解诗歌创作的密码。 活动一:阅读初体验 同学们,自由阅读本单元的五首诗歌,在不翻阅任何参考资料的情况下“裸读”,谈一谈你的最初感受,说一说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主要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 阅读提示: 感情基调:指作品所表达的基本的情感取向,或者说情感态度。感情基调或悲哀、或欢快,或忧愁、 或喜悦,或寂寞、或热烈,或深沉、或奔放,或闲适、或昂扬进取……富有感彩的词:动词、形容词、叠词…… 预设 1:我读《沁园春·雪》,感受到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和豪壮之感,主要通过 “莽莽”“滔滔”。 预设 2:我初读《乡愁》,认为感情基调为哀伤、忧愁的,文中的“这头”与“那头” 让我感受到两地相隔。 活动二:品读悟情感 同学们,通过以上的分析大家都有了自己的体会,那么请同学们谈一谈这几首 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在文中找出重要语句作为证据。 预设:通过阅读《我爱这土地》,体会到诗人对祖国浓烈的热爱之情,作者反复设问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活动三:朗读传情感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应该如何朗诵才能读出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 以《我爱这土地》为例,小组成员分别有感情地朗诵,其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