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数学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0873585
苏教版六上1.6《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课件+教案+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日期:2025-02-03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87682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苏教版
,
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
,
课件
,
教案
,
单元
,
整体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第三学段“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中的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中指出:“通过实例了解体积(或容积)的意义,知道体积(或容积)的度量单位,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这些图形的展开图,探索并掌握这些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能用这些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图形认识与测量的过程中,进一步形成量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在“学业要求”中指出:“认识长方体、正方体,能说出这些图形的特征,能辨认这些图形的展开图,会计算这些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能用相应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空间观念和初步的应用意识。能说出体积单位米3、分米3、厘米3,以及容积单位升、毫升,能进行单位换算,能选择合适单位描述实际问题。” (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以及周长、面积的计算,本单元主要学习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方面的知识,其中包括三节知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在第一节中安排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与展开图,在第二节中,不仅介绍了体积和容积,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还认识了常用的体积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最后在本单元末还安排了一节综合实践课,让学生借助正方体涂色问题,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联想等形式发现小正方体涂色和位置规律进一步认识正方体。学生学习了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有关立体图形方面的最基础的知识,而且可以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念。 (三)学生认知情况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以及周长、面积的计算,这为学习本单元的知识打好了基础。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在生活中也虽然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所接触,但是只是表面上的认识,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所以学习这部分知识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模型来帮助学生学习本单元的知识。 二、单元目标拟定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展开图,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的实际表象。 3.理解和掌握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并会进行单位的换算。 4.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关键内容确定 (一)教学重点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常用的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知道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并会进行单位的换算。 2.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能灵活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难点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2.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实际表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能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 整合指导思想定位: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图形的认识主要是对图形的抽象。学生经历从实际物体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认识图形的特征,感悟点、线、面、体的关系;积累观察和思考的经验,逐步形成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小学数学奥数典型应用题技巧(9)用线段图解决和差问题(含答案)(2025-01-29)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问题解决表格式教学设计+课件(共19张PPT)(2025-01-30)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课件《认识周长》(共32张PPT)(2025-01-30)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下扇形统计图课件(共18张PPT)(2025-01-29)
小学数学奥数典型应用题技巧(10)用线段图解决年龄问题(含答案)(2025-01-29)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