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打倒列强 打倒列强 除军阀 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 国民革命成功 齐欢唱 齐欢唱 国民革命歌 《革命歌声》 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展开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又称“大革命”。 第20课 国民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军阀混战 Q:通过漫画总结北伐战争爆发的背景。 A:军阀割据混战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南北之争》 《苦矣哉今日之国民》 封建势力和反动军阀 《快把害虫一个一个捉出来》 当孙文为维护共和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孤独;当中国工人的斗争一次又一次被军阀镇压,他们才意识到自己的弱小……可以把急需伙伴的他们叫到一起,达成他们自己的联盟。 ———共产国际 一、大势所趋,利益共赢 ———国共合作的实现 2月4日,全路两万多工人举行大罢工, 1200公里铁路顿时瘫痪。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引起了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恐慌。 工人运动趋势图 1922年 1923年 次数100多次 参加人数30万人以上 香港海员罢工 京汉铁路罢工 北京 汉口 2月7日,吴佩孚调动两万多军警镇压罢工工人。京汉铁路总工会江汉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被刽子手绑在电线杆上,拒绝下令复工,英勇就义。 最终工人52人牺牲,350余人受伤。 我们的头可断,工不可上的! 认识: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时间:1923年6月 内容: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时间:1924年1月 内容: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做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 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形成。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民族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民权 创立民国 民生 平均地权 强调反帝 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有 增加节制资本 联俄、联共、 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一、大势所趋,利益共赢———国共合作的实现 由于我们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因为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 -- 孙中山 黄埔军校创始人孙中山 兼任军校总理 校长蒋介石 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一、大势所趋,利益共赢———国共合作的实现 从1924年5月至1927年7月,黄埔军校招收六期学生共2万多人。培养出一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做了准备。 一、大势所趋,利益共赢———国共合作的实现 一九二四,一九二四 建 ,建 培养 培养 作用大,作用大 军校 军校 革命人才 革命人才 《最近国内的实力派》 张雨帅 吴玉帅 孙馨帅 张作霖 吴佩孚 孙传芳 二、两党同心,其力断金 ———北伐胜利进军 观看视频,了解北伐战争的过程 二、两党同心,其力断金———北伐胜利进军 蒋介石 吴佩孚 兵力20万 孙传芳(兵力20万) 张作霖兵力35万 广州 长沙 广州国民政府 上海 南昌 南京 1927.1.迁都武汉 杭州 郑州 济南 北京 南京 武汉 武汉国民政府 贺胜桥战役 汀泗桥战役 五原 1927.3. 中共领导上海工人起义,占领上海 二、两党同心,其力断金———北伐胜利进军 珠江流域 长江流域 1926.7.北伐开始 二、两党同心,其力断金———北伐胜利进军 一个总司令 两个主战场 三个北伐对象 一支先锋队 两场主要战役 1 2 3 蒋介石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 湖南、湖北 叶挺第四军独立团(铁军) X X 国民革命,国民革命 要北伐,要北伐 打倒了 打倒了 真高兴,真高兴 吴佩孚 孙传芳 广州 孙 传 芳 吴 佩 孚 张 作 霖 张 作 霖 武汉 1926.7 1927.4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使中国局势发生了哪些变化?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