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875480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9 古诗三首 暮江吟 表格式教学设计(2课时)

日期:2024-09-1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1次 大小:249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 cover
教学内容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暮江吟》 课时 一、二 教材分析 《暮江吟》作为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诗,其选入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也体现了对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高度重视。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傍晚时分江面的美景,通过“残阳”、“江水”、“露珠”、“月亮”等自然意象的巧妙组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与内心情感的抒发。教材编排上,将《暮江吟》置于《古诗三首》的第二课时,旨在通过前一课时的初步学习,引导学生在本课时进行更深入的解读与分析,从而深入理解诗歌的意象美、情感深以及艺术表现手法。特别是借景抒情这一手法的探讨,为学生今后鉴赏古代诗歌、理解诗人情感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路径。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初步理解古诗的大意和简单意象。然而,对于《暮江吟》这样蕴含丰富情感和深刻意象的古诗,学生在深入解读和鉴赏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难度。具体而言,学生可能难以准确把握诗歌中每一个意象的具体含义及其所承载的诗人情感,对于借景抒情这一手法的理解和运用也尚显生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丰富的例子和有效的互动,引导学生逐步深入诗歌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文学鉴赏和创作实践。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师还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暮江吟》诗句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准确生动的表达。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暮江吟》,注意“暮、吟”两个字的书写。 明确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梳理阅读古诗的方法,并完成观察档案。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梳理阅读古诗的方法,完成观察档案。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准确生动的表达。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PPT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旧知,明确学习主题(约2分钟) 教师行为: 亲切地引导学生回顾三年级“细致地观察”单元的语文要素,提问:“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三年级时学过的《搭船的鸟》和《金色的草地》吗?它们教会了我们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随后总结:“是的,我们学会了细致地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并用文字记录下来。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观察,不过这次是通过古诗来感受。” 展示本单元的三篇课文标题:《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强调:“本单元,我们将跟着古代诗人学习如何细致地观察自然,成为观察小达人。” 学生行为: 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回顾旧知。 认真听讲,了解本单元的学习主题。 师生示例对话: 师:“谁能说说《搭船的鸟》教会了我们什么?” 生:“它教会了我们要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比如那只搭船的鸟,它的动作和神态都很有趣。” 二、学习《暮江吟》(约15分钟) 教师行为: 初读感知: 要求学生先自行阅读三首古诗,同时拿出观察档案,思考每首诗的观察者是谁,观察了什么。 强调阅读时的注意事项,如停顿、节奏等。 组织学生交流观察档案,初步了解三首诗的观察点。 精读《暮江吟》: 引导学生初读《暮江吟》,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大意。 教师提问:“同学们,读了《暮江吟》的前两句,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引导学生交流对注释的理解,明确古诗的大意。 想象画面感悟诗歌: 学习前两句: 教师提问:“‘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字用得好在哪里?‘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瑟瑟’又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中的景象。 师生共同赏析“铺”字的妙用,感受诗人用词的准确生动。 学习后两句: 教师提问:“‘露似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