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 知 人 论 世 情景导入 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的神话。在遥远的外天空,勇敢智慧的中国人登上了自己的空间站,再一次向世界发出了来自东方中国的声音!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掌握新闻相关知识。 2、理解新闻结构及要素构成,深入分析文本内容。 3、设置诵读、拓展训练,提升文本理解应用能力。 4、培养正义感、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作者档案 余建斌,浙江慈溪人,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记者。获工学学士和文学硕士学位。2005年8月进入人民日报,现主要从事科技领域的新闻报道。 写作背景 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这是一个重大历史时刻和难忘瞬间。为此人民日报社派出3名记者组成航天报道一线团队,奔赴一线采访。 这些记者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两地进行了多天前期采访。在通宵达旦的值守中,见证和记录中国航天大事件,并第一时间精心撰写稿件,展现了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字词检查 获悉(huò xī) 交会(jiāo huì) 节点(jié diǎn) 驻留(zhù liú) 关键(guān jiàn) 字词积累 获悉:动词,获得消息,知道某种情况。 节点:名词,结构各段之间相连的地方。 关键:名词,比喻事物最关紧要的部分;对事情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文题解说 《中国人首次进入了自己的空间站》:以极其凝练的语言报道了国人进入空间站的事实,点明了写作内容,表达了强烈的自豪感。 深 入 文 本 学习活动一:小小侦查员 (一)新闻从结构上来说主要包括哪几个部分呢?阅读课文,找出消息的各个组成部分。 新闻结构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标题:消息的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概括主要内容,如“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学习活动一:小小侦查员 导语:导语是消息的第段或第一句话,揭示消息核心内容,吸引读者注意力,如“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 主体:消息的主体是主干部分,详细阐述导语内容,如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发射过程、交会对接过程以及航天员的出舱活动等。 结语: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个段落或最后一句话,对消息进行总结或表达看法,如“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学习活动一:小小侦查员 (二)新闻的六要素又是什么?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吗? 新闻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时间:6月17日9时22分。这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的时间,也是新闻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这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的地点,也是中国航天科技的重要发射基地。 学习活动一:小小侦查员 人物: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这是执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的三名航天员,他们是中国航天事业的英雄和代表。 起因:航天领域要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这是新闻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原因,也是读者需要了解的部分。 学习活动一:小小侦查员 经过: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将三名航天员送上太空。这是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也是读者最关心的部分。 结果: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从升空至三名航天员顺利进入天和核心舱,以及后续按计划要完成的工作。这是新闻事件的详细经过和步骤,也是读者需要了解的部分。 学习活动一:小小侦查员 (三)消息的真实性、语言的准确性表现在哪里 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 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