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81072

2.3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

日期:2025-02-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5次 大小:7756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19,训练,优化,课时,必修,选择性
  • cover
2.3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课时优化训练 赣南地区作为我国客家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形成了独特的村落文化景观,忠诚村是其代表之一。忠诚村建筑数目不多,布局规模较小,整体呈现“山—宅—水—田—山”的独特空间序列(见图),据此完成1~2小题。 1.忠诚村民居修建在山麓,主要考虑的是( ) A.上山伐薪柴便利 B.取水方便 C.保留珍贵的农田 D.安全防卫 2.忠诚村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可能是( ) A.合瓦屋面坡度较小 B.多条对外出行的主街道 C.村落边缘整齐平整 D.天然“木骨泥墙”结构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交通干线的分布。据此完成3~4小题。 3.该区域交通干线主要沿( ) A.等高线分布 B.河谷分布 C.山脊线分布 D.山麓分布 4.关于该区域交通运输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修建交通运输线首选公路,其次是铁路 B.布局交通运输线时仅需考虑泥石流灾害 C.交通运输线的密度比华北平原大 D.修建交通运输线的难度很低 古村落的研究与保护既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利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下图为“我国中部山区某传统村寨土地利用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5~6小题 5.早期铁索桥位置选择在两河交汇处的上游,主要考虑的是( ) A.村寨布局 B.洪水威胁 C.地形坡度 D.方便劳作 6.早期风雨桥成为村寨重要公共建筑空间的原因是( ) A.日常使用频率高 B.远离村民的住宅 C.便于接待外村人 D.建筑成本比较低 地名是区域文化在地表的凝结与保留,人们可以从地名中得到诸多直接或间接的文化信息。沅江流域在历史上是黔东南、湘西地区通往长江的重要通道,主要交通线有沅江干支流航道、湘黔古道、湘川古道。读沅江区域地名用字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7~9小题。 7.与线路②相比,交通运输线路①( ) A.运量大 B.速度很慢 C.成本低 D.站程平均间距短 8.最不易形成大的聚落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研究发现甲处聚落地名稳定性强,其原因最可能是( ) A.交通线少,交通运输量小 B.地形闭塞,受外界影响 C.位置优越,经济活动频繁 D.人口稀少,地方意识较强 福建泉州是中国历史上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蚵壳厝是当地沿海地区以壳为外墙原材料建成的传统特色建筑,据专家考证,蚵壳原产于非洲东海岸,古代商船返航时会载满蚵壳回泉州后来,当地人在海滩发现并捡拾这些蚵壳搅拌海泥筑屋而居下图示意泉州蚵壳厝的景观图。据此完成10~12小题。 10.古代船只将非洲东海岸蚵壳装载回泉州的目的是( ) A.作为建筑材料 B.蚵壳为贸易商品 C.保持船只重心 D.为船员提供食物 11.下列有关于蚵壳外墙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蚵壳凸外倾有利于排水 ②通风散热降低夏季室温 ③反射阳光提高冬季室温 ④墙体防海风腐蚀耐长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蚵壳厝景观体现的地域文化是当地人们( ) A.具备了务实包容的价值观 B.使用本地自然资源的生活智慧 C.追求方正威严的审美情趣 D.形成内部聚合的社会组织形态 流坑村(115°E,27°N)是一座古村落。下图为流坑古村功能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小题。 13.影响流坑古村布局的自然因素有( ) A. 河流 B. 交通 C. 地形 D. 资源 14.流坑古村街巷建筑均呈东西走向的益处有( ) A. 建筑体现上下尊卑理念 B. 街巷实现夏季通风降温 C. 建筑可阻挡冬季风 D. 街巷实现水陆高效联运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连接雅加达和万隆的雅万高铁是东南亚地区的第一条高铁,由中铁四局负责承建,项目全部采用中国标准、中国产品,是中国高铁第一次全产业链走出国门,被称为“中国高铁第一单”。雅万高铁建成后,雅加达至万隆的通行时间将由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与高铁配套的,还有一系列先进的“中国智造”。比如,为雅万高铁附属的公寓、车站楼、动车所等提供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