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94613

5.1生长素的发现开启了人类对植物激素调节的探索第1课时(教学课件)(共21张PPT)——高中生物学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日期:2025-02-08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9次 大小:539520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必修,选择性,2019,科版,生物学,高中
  • cover
(课件网) 第一节 生长素的发现开启了人类对植物激素调节的探索 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解释生长素的分布与植物向光性的关系。 从细胞和器官水平说明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 掌握生长素的合成部位、运输方式和分布 点击输入文本信息,简要陈述文本信息,字体大小可调节。点击输入文本信息,简要陈述文本信息,字体大小可调节。 点击输入文本信息,简要陈述文本信息,字体大小可调节。点击输入文本信息,简要陈述文本信息,字体大小可调节。 生物学现象 ———植物的向光性 一枝红杏出墙来 放在窗台上久不移动的植物 思考1. 图中植物的生长方向有什么特点? 思考2. 可能是哪种环境因素刺激引发了植物的形态改变? 课程导入 点击输入文本信息,简要陈述文本信息,字体大小可调节。点击输入文本信息,简要陈述文本信息,字体大小可调节。 2.植物的向光性 概念: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叫作向光性。 1.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指在植物体内某些部位合成,然后运送到其他部位,在很低浓度下即可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小分子有机物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达尔文 (1)实验材料:金丝雀虉(yì)草的胚芽鞘 3.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达尔文父子的实验 单子叶植物,特别是禾本科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状物叫作胚芽鞘。它能保护生长中的胚芽。种子萌发时,胚芽鞘首先钻出地面,出土后还能进行光合作用。 胚芽鞘 胚芽鞘 第一片叶 种子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3.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达尔文父子的实验 (2)实验过程及结果 向光弯曲生长 不弯曲不生长 直立生长 向光弯曲生长 向光弯曲生长 ①和②对照说明: 。 ③④⑤对照说明: 。 幼苗的向光性与幼苗尖端有关 感光部位是苗尖端,而不是苗尖端下面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3.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达尔文父子的实验 (2)实验过程及结果 结论: 幼苗尖端是感光部位。发生弯曲的部位主要是幼苗尖端下部。 推测: 当幼苗暴露在单侧光下,幼苗尖端产生一种“影响”,并向下传递,引起下部发生弯曲。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3.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波森·詹森实验 实验结论:有一种化学物质由苗尖端向下传递。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3.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拜尔实验 黑暗条件 黑暗条件 实验结论1:苗尖端产生了一种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向下运输。 实验结论2:单侧光照导致这种化学物质的不对称运输,这种不对称运输导致的不均匀分布引起幼苗弯曲生长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3.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温特实验 推测: 尖端的化学物质会通过扩散进入琼脂中,可以用这种琼脂块代替幼苗尖端进行实验。 结论: 温特的实验证明,燕麦幼苗尖端确实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向下运输,促进幼苗生长。他将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他还提出,幼苗之所以会向光弯曲生长,是因为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由于植物体内生长素含量极微小,受当时分析提纯技术的限制,到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F. Kogl)才从玉米油、根霉、麦芽等材料中分离纯化了生长素,发现其化学本质是一种称为吲哚乙酸(IAA)的小分子有机物。直到1946年,人们才从植物中分离出了IAA。 吲哚丁酸(IBA) 吲哚乙酸(IAA)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植物向光性原因 1.外因: 单侧光照射 2.内因: 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侧含量多于向光侧)。 3.结果: 两侧生长不均匀,背光侧生长快,向光侧生长慢,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单侧光 单侧光 背光侧生长素 分布多于向光侧 背光侧细胞伸长生长快 向光侧细胞伸长生长慢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植物向光性原因 4.生长素分布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