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99660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表格式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7次 大小:3076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格式,设计,一体化,单元,第七
  • cover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学校:_____ 年级: 四 学科: 语 总( 76)课时 第(七)单元 第(1 )课时 课题 21.古诗三首-1 主备人 二次备课人 学习目标 1.认识“塞、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将”,会写“塞、秦”等6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结合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说出自己的体会,感受诗人希望边关巩固、国家安全与统一的迫切心情。 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结合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说出自己的体会,感受诗人希望边关巩固、国家安全与统一的迫切心情。 主备人设计 二次备课/集体研讨 学习目标 测评要点、方式 学习活动设计 练习与测评 教学过 程 目标一:认识“塞、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将”,会写“塞、秦”等6个字。正确、流 测评要点: 识写生字,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测评方式: 指名读古诗 小组交流、展示 学习活动一: (一)学习单元导读页,感受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 (二)了解本单元的大任务———追寻爱国心,传承爱国情 (三)结合课前资料查阅,介绍边塞诗。 交流诗人王昌龄。 结合资料查阅及自己的了解,尝试向大家介绍边塞诗及诗人王昌龄。 教学过程 主备人设计 二次备课/集体研讨 学习目标 测评要点、方式 学习活动设计 练习与测评 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结合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学习活动二: 1.自由朗读《出塞》这首诗。读准字音,尝试读出节奏 2.读古诗,分享自己识字的好方法。 给多音字“将”组词,并说说字义。 3.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诗歌的意思。 (1)思考:“秦时明月汉时关”,只是说秦朝的明月和汉朝的边关吗?怎么理解这句诗? 预设:“秦时明月汉时关”是互文的写法,这句诗的意思是秦汉时期的明月照着秦汉时期的边关。 (2)思考:诗歌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边关? 思考想象:想一想:面对着这一轮明月,守关将士的亲人在做什么呢? 填空回答: 白发苍苍的父母,遥望边关 。 勤劳善良的妻子,遥望边关 。 天真无邪的孩子,遥望边关 。 教学过程 主备人设计 二次备课/集体研讨 学习目标 测评要点、方式 学习活动设计 练习与测评 目标二:说出自己的体会,感受诗人希望边关巩固、国家安全与统一的迫切心情。 测评要点: 感受诗歌中的家国情怀,能简单讲一讲自己的阅读感受。 测评方式: 交流阅读感受. 朗诵。 学习活动三: 说一说自己阅读这首诗歌的感受。 总结:《出塞》通过描写边关将士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反应出成边将士思念家乡、渴望和平的心情。 2.再读古诗。 3.自由阅读《出塞》(其二),《凉州词》(黄河远上)拓展延伸,开阔视野,畅谈阅读感受。 说说自己从中体会到什么? 作业设计 当堂检测 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一句中“飞将”指的是_____ A.李广 B.岳飞 C.文天祥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一句中“度”的意思是_____ A.度步 B.度过 C.越过 3.说说你对“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两句诗的理解。 课后作业 背诵两首古诗,并默写《出塞》。 搜集3首边塞诗读一读,积累下来。 板书设计 《出塞》《凉州词》 边塞诗———保家卫国 教学反思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学校:_____ 年级: 四 学科: 语 总(76)课时 第( 七)单元 第(2 )课时 课题 21.古诗三首-2 主备人 二次备课人 学习目标 1.认识“杰”1个生字,会写“杰、亦、雄、项”4个字。 2.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式理解《夏日绝句》整首诗的意思。反复诵读,体会古诗中表现的人物精神品格。 重点难点 理解《夏日绝句》整首诗的意思。反复诵读,体会古诗中表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