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901814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诗三首:暮江吟》表格式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日期:2024-09-1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4次 大小:9832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格式,设计,作业,教案,开课,教学设计
  • cover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诗三首:暮江吟》教学设计 主题 《暮江吟》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学习目标】 1.借助各种识字方法认识“暮、瑟”2个生字,会写“暮、吟”2个生字;通过自主诵读,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出韵味;借助注释、插图,初步了解诗歌大意。 2.会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的阅读策略,调动多个感官,想象“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场景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景象;通过对比阅读,思考并交流“铺”的妙用,体会诗人准确生动的表达。 3.深入理解诗歌内容,探寻诗歌中“不同时间”的问题,感受诗人连续细致的观察。 【评价任务】 1.借助各种识字方法认识“暮、瑟”2个生字,会写“暮、吟”2个生字;有感情的读古诗;借助注释、插图,初步了解诗歌大意。(目标1) 2.能想象“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场景,并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景象;能通过对比阅读,思考并交流“铺”的妙用,体会诗人准确生动的表达。(目标2) 3.能探寻到诗歌中“不同时间”的问题,感受诗人连续细致的观察。(目标3) 【学习内容】 《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绝句。深秋的傍晚,离开昏暗朝廷,去杭州赴任刺史的白居易,在行路的途中,偶然看见了江边余晖浸染的绚丽景象,心情倍感舒畅,便不自觉地吟诵了这首诗。“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描写了晚霞铺满江面的景象,“一道”写出了霞光如同一道光束,直射在江面上,“残阳”写出了日暮时分夕阳西沉,坠落在半山腰间,“铺”字凸显了柔和的晚霞在细波粼粼的江面上平缓地铺开,半明半暗,半青绿半橘红,诗人沉醉于暮江细波粼粼、光影瞬息万变的景色中,将自己的愉悦心情寄托在了自然景物之中。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描写了深秋月夜迷人的景象,“可怜”让诗人舒畅的心情跃然纸上,因为心情轻松愉悦,就连清冷凄寒的深秋(农历九月初三),在诗人眼中也变得尤其可爱,凝结在草木上的露珠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挂在树梢的新月,如同一张弯弓。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暮江吟》与该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仔细品读诗句会发现,诗中的“铺”用得很贴切,与“照”相比,“铺”字凸显了夕阳余晖的柔和,突出了霞光布满江面的轨迹,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铺”和“照”,发现“铺”的妙用,体会诗歌准确生动的表达。 “感受诗人连续细致的观察”这一学习目标则需要在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引导,发现这首诗中的时间节点———九月初三夜,“九月初三夜”自然而然地将时间串联在了一起,它上与“暮”相接,下与“月”相连,意味着诗人从黄昏开始,一直伫立在岸边,持续不断地观察着周围景物的细微变化。 【学情分析】 经过三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在学习语言方面,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识字的能力,有了一 定程度的语言文字的积累,在阅读方法也有了一定的积淀,会边读边想,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欣赏美、辨别美的能力。他们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语文学习,对语文的兴趣浓厚。但是作为十来岁的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对真、假、美、丑的辨别十分有限的,加上他们个人表现欲望十分强烈。自我控制能力差等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揣摩、品味语言,从字里行间感受文章的魅力。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勾连已有经验,明确学习目标1.交流汇报课前学习任务 :运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说说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2. 小组推选代表在班内展示关系图,结合关系图说说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1、引导学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