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03616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长沙过贾谊宅》课件(共21张PPT)

日期:2025-09-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26710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1张,课件,长沙过贾谊宅,人教部,编版,诵读
  • cover
(课件网) 长沙过贾谊宅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01 学习目标 02 新课导入 03 新课讲解 04 拓展延伸 目录 学习目标 第一部分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作者简介 新课导入 第二部分 此诗的内容,与作者的迁谪生涯有关。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诗当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诗人只身来到长沙贾谊的故居。类似的遭遇,使刘长卿伤今怀古,感慨万千,而吟咏出这首律诗。 寻觅背景 长沙过贾谊宅 唐代: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新课讲解 第三部分 贾谊:西汉文帝时政治家、文学家。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长沙有其故址。 谪宦:贬官。栖迟:淹留。像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 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居,指贾谊。长沙旧属楚地,故有此称。一作“楚国”。 独:一作“渐”。 汉文:指汉文帝。 摇落处:一作“正摇落”。 诗词注释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贾谊被贬在此地居住三年,可悲遭遇千万代令人伤情。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我在秋草中寻觅人迹不在,寒林里空见夕阳缓缓斜倾。 白话译文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汉文帝重才恩德尚且淡薄,湘江水无意凭吊有谁知情?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寂寞冷落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 白话译文 这首怀古诗表面上咏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还是着眼于今人今事,字里行间处处有诗人的自我在,但这些又写得不那么露,而是很讲究含蓄蕴藉的,诗人善于把自己的身世际遇、悲愁感兴,巧妙地结合到诗歌的形象中去,于曲折处微露讽世之意,给人以警醒的感觉。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三年谪宦”,只落得“万古”留悲,上下句意钩连相生,呼应紧凑,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此”字,点出了“贾谊宅”。“栖迟”,像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这种生活本就是惊惶不安的,用以暗喻贾谊的侘傺失意,是恰切的。“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居,标举贾谊的身份。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颔联是围绕题中的“过”字展开描写的。“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而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一种景仰向慕、寂寞兴叹的心情,油然而生。寒林日斜,不仅是眼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实际处境,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势的写照。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颈联从贾谊的见疏,隐隐联系到自己。出句要注意一个“有道”,一个“犹”字。号称“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这样薄恩,那么,当时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对刘长卿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恩遇了;刘长卿的一贬再贬,沉沦坎坷,也就是必然的了。这就是所谓“言外之意”。 诗人将暗讽的笔触曲折地指向当今皇上,手法是相当高妙的。接着,笔锋一转,写出了这一联的对句“湘水无情吊岂知”。这也是颇得含蓄之妙的。湘水无情,流去了多少年光。楚国的屈原哪能知道上百年后,贾谊会来到湘水之滨吊念自己;西汉的贾谊更想不到近千年后的刘长卿又会迎着萧瑟的秋风来凭吊自己的遗址。后来者的心曲,恨不起古人于地下来倾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