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管弦乐《雪橇》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 本课以听觉入手,在课堂上以三幅画面贯穿始终带领学生感受音乐、体验音乐、享受音乐,从而激发学生的聆听音乐的兴趣。通过乐曲《雪橇》的欣赏,抓住作品的音乐结构(复三部曲式结构)和音乐要素变化对情绪起到的作用进行教学。从而体现新课标中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的指导思想。 2.理论依据 《音乐课程标准》课程基本理念第一条与第二条均分别提出:音乐教育应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音乐教学强调音乐实践。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的方式体验音乐中的美,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 2.内容分析 对全套教材的分析 管弦乐作品(包含独奏曲):一年级15首,二年级12首,三年级13首 复三部曲式:一年级1首,二年级没有,三年级4首 柴科夫斯基:《糖果仙人舞曲》、《四小天鹅舞曲》 对作品的分析 《雪橇》是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受诗人涅克拉索夫的同名诗歌启发而写成的,原诗为“别忧愁地望着前方大地,也别匆忙地赶着雪橇,快把那些担忧从你心中打消”。它选自钢琴套曲《四季》中的第11首,即“11月”。本课选用的是管弦乐版本。 乐曲情绪热情奔放,充满活力,生动的描绘了人们乘着雪橇在雪地里驰骋的愉悦心情,打击乐器铃圈的加入犹如雪铃使整首作品更加的生动。该作品为复三部曲式,由主部、三声中部和再现部三个部分组成,其中主部是由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ABA’)构成,三声中部为复乐段,再现部采用开放性结尾,是带补充的再现单三部曲式结构。 复三部曲式 主部 三声中部 再现部 ’ A B A’ C C’ C C’’ A’’ B A’’’ 1-8 9-17 18-27 28-31 32-37 38-41 42-50 51-58 59-69 70-83 再现单三 E大调 复乐段 G大调 带补充的再现单三 E大调 乐曲没有引子,一开始就呈现俄罗斯民歌风格的主题,由中庸的快板和五声音调组成,质朴而宽广,旋律沉稳而具有抒情性。在主部中主题A由长笛和双簧管奏出主旋,通过跳音与重音的运用给人以轻快优美的感觉,犹如一架马车从远处向我们驶来,掩饰不住人们兴奋的心情。 主题a: 当双簧管与弦乐交替奏响主题B的旋律时,由于三连音的不断级进下行给人以甜美抒情的感受,仿佛雪橇在我们面前通过一个个高低起伏的雪坡。 主题b: 最后由弦乐为主导的齐奏再现了主题A的旋律,使人感觉温暖优美了许多。 乐曲进入第二部分,速度加快,节奏轻快,旋律活泼,乐器齐奏。乐曲中运用了较多的同音重复和装饰音,使旋律给人以顿挫感,形象的描绘了马蹄的嗒嗒声和铃圈所带来的扬鞭策马的情景,继而又以连绵不断、逐渐升高的音域表达人们心中酣畅愉悦的感情。由木管乐器和钢琴演奏的带有装饰音的八度跳进,好似马铃随着马儿奔跑的节奏发出的欢快、悦耳的叮当声。在小二度的倚音的装饰下和铃圈的加入,生动的模仿了马车铃铛的声响。这一旋律在铃铛声中盘旋跳跃,使乐曲充满了生气。 最后乐曲进入了第三部分,再现了主部内容,与主部的区别在于加入了钢琴以及木管乐器演奏的连续十六分音符,犹如雪橇快速奔驰,使音乐显得更加的灵动。圆号再一次奏响主题A的旋律,气势更为热烈。最后音乐的力度不断减弱,仿佛是雪橇载着人们欢歌笑语驶向远方。 对音响的分析 本课所选用的是管弦乐版 対体裁的分析 《四季》是柴科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这部钢琴套曲是他于1876年应尼古拉·马特菲耶维奇·贝纳之约为彼得堡《小说家》月刊的音乐副刊而作的。《小说家》杂志每月一期,每期都附有俄国诗人的题诗,诗篇激发了柴科夫斯基描写大自然的愿望,就此创作的这一套曲。柴科夫斯基按月份写了12首乐曲,每一曲都是一幅风俗画,生动的描绘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