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这首歌曲对于四年级来说并不难。歌曲不仅将小动物的叫声融入到音乐作品中能进行表演,而且采用“对话”的方式更增加了情趣,相信孩子们会很积极的投入进活动中来。四年级的学生掌握了一些音乐知识并且有一定的音乐体验过程,所以这节课设计以自学和引导为主来学习这首歌,在上课之前根据每个班学生的不同的状态,老师围绕着音乐要素,有所针对的设计一些铺垫的环节,让学生迅速地投入到音乐学习氛围中去。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演唱歌曲,感受音乐风趣幽默的表现方式同时,感受音乐中表现的蛤蟆和青蛙的动物形象。 2.感受音乐要素中音色、力度的变化塑造的形象生动的音乐形象。并了解蛤蟆和青蛙的区别,增强科普知识,引导学生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3.学习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弱起节奏。 教学重点: 1.正确掌握歌曲中出现弱起节奏和音乐中出现的节奏难点。 2.通过学唱歌曲,感受音乐中表现的不同的力度、音色塑造的不同的动物形象。 3.感受歌曲风趣幽默的特点。 教学难点: 1.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出现的节奏和旋律难点。 2.体会音乐要素中不同的力度和音色塑造的不同的音乐形象。 3.学习体验各种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不同作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对唱问好歌 1=E 2/4 师:上课 生:起立 师:3 5 | 3 5 | 1、2 | 3 — | 生:3 5 | 3 5 | 你 好 你好 同学 好 您好 您好 1、3 | 2 — | x x | x x | x x | x x | 老 师 好 老 师 您 好 老 师 您 好 师:5·6|5 3 | 2 2 | 1 ——— || (请坐) 你 的 声 音 真 好 听 二、认一认故事的主角 1.(板书课题,ppt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故事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故事的开头是这样的:(师念白) xx ︱ xx xx ︱x .xx ︱xx xx ︱x – | 西边 有只癞蛤 蟆 东边 有只 小青 蛙 x x x|x x x|xxx x x |x .| 癞蛤蟆 咕咕儿呱小青蛙呱呱 呱 2.(ppt2-1)请大家和我一起讲一讲故事的开头,听琴数拍1、2之后轻声说三个八分休止符之后接读 3.(ppt2-2)谁能认出哪只是癞蛤蟆,哪只是青蛙?你是从哪里分辨的? 生:颜色、花纹、叫声、四肢长短…… 4.他们因为形体和声音相似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来听歌曲之后说一说。(ppt2-3,播放1) 三、演一演主角的动作、表情和台词 1.两位主角“癞蛤蟆”、“青蛙”的动作、表情什么样?谁能演一演,说一说?(指生答,师板书:瞪着、哎?望着、咦?眨、哎!眨、咦!)我们跟她学一学。 2.歌中除了唱词,还有说词。癞蛤蟆和青蛙还说了什么?我们听一听。(播放2) 3.癞蛤蟆爸爸和小青蛙说话的音色、力度一样吗?谁强一点,谁弱一点?我们学一学。 4.随着老师按节奏读一读歌词,感受角色形象。注意念白的力度和音色。 5.(ppt3)下面力度记号谁来按自己的理解说一下,哪个强于哪个? 6.(ppt4)听歌曲,我们分成两组,按角色把故事情节演一下。 7.随着琴我们把故事熟悉一下。 8.跟着录音比一比,谁的声音更像癞蛤蟆和青蛙! 四、生活中的力度、节奏 (ppt5)我们来观看演员用力度、节奏变化带给观众的不同感受。 五、板书设计 癞蛤蟆和小青蛙 瞪着 哎?——— 望着 咦? 眨 哎!——— 眨 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