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06969

第6课《剪羊毛》教案 三年级下册人音版(2012)

日期:2024-12-22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173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6课,剪羊毛,教案,三年级,下册,人音版
  • cover
《剪羊毛》教学设计 课题:《剪羊毛》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这节课要学习的《剪羊毛》,是一首来自阳光明媚的澳大利亚的民歌,它热情奔放,旋律活泼,节奏明快,非常适合三年级学生学习演唱。歌曲描绘了澳大利亚牧场工人剪羊毛的热闹场景,展现了他们热爱劳动、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当然,歌曲中也包含了一些学习难点,比如附点节奏和四分休止符,需要教师进行耐心讲解和趣味练习。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独立演唱简单的歌曲。不过,对于附点节奏和四分休止符的理解和掌握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教师通过一些游戏和练习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此外,学生们对澳大利亚的文化和习俗了解可能比较少,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一些讲解、视频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文化背景,更好地感受歌曲的魅力。 一、教学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让孩子们在音乐的海洋里畅游,并收获以下的宝藏: 1.审美感知: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体会歌曲中蕴含的劳动快乐和乐观精神,仿佛置身于阳光明媚的澳大利亚牧场。 2.艺术表现:能够准确演唱附点节奏和四分休止符,并用自然、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像小鸟一样歌唱。 3.创意实践:通过创编动作、合作表演等方式,表现歌曲内容,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让课堂充满活力。 4.文化理解:了解澳大利亚的文化和习俗,尤其是与羊毛相关的知识,并感受澳大利亚人民热爱劳动、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体会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以愉快而风趣的情绪演唱歌曲,体验劳动的快乐,就像在阳光下跳着欢快的舞蹈。 教学难点:感受附点节奏及休止符赋予歌曲欢快跳跃的情绪,让歌曲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三、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节课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 讲授法 启发式教学 讨论法 视听法 游戏法 练习法 四、教具准备: 为了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我们将准备以下的道具: 多媒体课件 歌谱 打击乐器 视频资料 澳大利亚国旗图片 羊毛制品图片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谜语:两脚弯弯细又长,一张嘴巴明晃晃,不吃米面不吃菜,单吃布匹和纸张。 2.学生猜一猜,得到谜底是剪刀,并随之联想到剪羊毛,为歌曲的学习做好铺垫。 3.教师引导学生导入歌曲《剪羊毛》,并展示澳大利亚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感知 1.教师介绍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素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美誉,近200年来,养羊业一直是澳大利亚主要经济来源。目前澳大利亚有羊约1.6—1.7亿只,仅毛羊一项年收入就达60亿澳元。” 2.教师播放歌曲视频,并讲解歌曲背景和简介:这首《剪羊毛》是一首澳大利亚流传颇广的民歌,描写了澳大利亚牧场工人紧张劳动生活场景和乐观的精神面貌。 3.教师范唱歌曲,并讲解歌曲的速度、情绪、节奏和拍子,帮助学生初步感知歌曲,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氛围。 (二)探究 1.讲解音乐知识:四二拍的含义,附点和四分休止符的作用,并结合图示,帮助学生理解附点节奏和四分休止符的含义。 2.教师出示节奏,并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练习掌握节奏,学习附点节奏和四分休止符的节奏型。 3.播放歌曲视频,引导学生跟着视频画旋律线并演唱,帮助学生理解旋律,并感受歌曲的韵律。 4.分部分练唱,引导学生注意附点节奏和四分休止符的演唱,并通过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演唱技巧。 (三)示范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并讲解歌词内容和情感表达,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表达的情感,并说出歌曲中与劳动相关的词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歌曲的内涵。 环节三:巩固延伸 1.教师播放伴奏,学生完整演唱歌曲,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声音和表情演唱歌曲,展现歌曲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