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目 语文 课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教材分析 课文介绍:本课为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主题下《古诗三首》的第三课时,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为教学古诗三首中的最后一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学情分析:在教学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两首古诗,初步感受了诗人在诗句中传递出来的爱国情怀。 背景简介: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朝廷的军队已经收复了洛阳等地,长达数年的“安史之乱”即将结束,身在蜀地的杜甫听闻这一消息,不禁悲喜交加,于是写下了这首诗,全诗感情汹涌澎湃,为后人所推崇 诗歌大意:身在蜀地时,忽然听闻蓟北被收复的消息,不禁泪洒衣衫,回头看到妻儿也一扫愁容,随手卷起书本,内心欣喜若狂。在白天便高歌痛饮,想着正好趁春天启程返乡,可以从巴峡穿过巫峡,再顺流而下到襄阳,去往洛阳方向。 教学目标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认“渭、仞、岳、蓟”等6个生字,会写“仞、岳、摩”等6个字。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课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认“蓟、涕、裳、襄”4个生字,会写“涕、巫”这2个字。 2、过程与方法:正确朗读古诗,读出诗歌韵味,理解诗歌的意思;在品词析句中感受格式的艺术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内心的喜悦,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的重点、 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并能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通过理解诗句,了解内容,弄懂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那样欢快的原因,体会诗中所抒发的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谈话法、情感教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具学具 PPT 教 学 过 程 一、对话诗人,解诗题 1、出示杜甫像,认识诗人。 2、说一说,关于杜甫你了解多少?(ppt出示杜甫生平,介绍诗人) 3、齐读诗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设计意图】从杜甫像引入,通过学生的交流中认识诗人、了解诗题, 意在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感知,觅诗心 1.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课件出示:蓟北 涕泪 衣裳 襄阳 (开火车朗读生字词,并对错误的读音进行纠正) 2.初读感知,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古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全班齐读古诗一遍 (2)指定一名学生进行古诗的朗读,针对性地纠正字音。 (3)情感引导:当杜甫听到唐军收复失地,激动无比,挥泪写下了这首 脍炙人口的七言律诗。请同学们读读这首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诗歌的 韵味,看看从诗中你能体会到怎样的情感。 预设:“涕泪”说明诗人哭了,听到战争胜利之后很激动 预设:妻子“愁何在”,说明她不再感到忧愁 预设:“喜欲狂”说明诗人很欣喜,很开心 预设:“白日纵酒”也能看出诗人的欣喜的心情 …… 3.知人论世,介绍“安史之乱”历史背景 师:刚才,同学们在不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下,仅仅从诗中就分析出了诗人的情感。我们常说读诗也要“知人论世”,那你知道诗人写这首诗所处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吗? (出示PPT,介绍安史之乱的时代背景) 三、细读品味,悟诗意 1.细读品味 (1)师:八年战乱,不但使我们的诗人杜甫壮志未酬,更加尝尽了有家难回、饥寒交迫的苦难生活,如今战乱已经平息,怎能不让我们的诗人心生喜悦呢? (2)让我们再次走进诗人,默默地,用心读一读这首古诗,你可以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