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初中是如何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 液的 计算、称量、溶解 如何配制100mL 0.1 mol/L Na CO 溶液 思考 交流 一、了解配制溶液的实验仪器 (1)配制溶液主要仪器: 天平 量筒 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 1.构造:细颈、平底玻璃瓶, 瓶口配有磨口玻璃塞 2.特点:①瓶身标有温度和容积 ②瓶颈标有刻度线 一、配制溶液的实验仪器 (2)认识容量瓶(常见规格) 3.使用范围:准确控制配制溶液的体积 (容量瓶是量器不是容器) ①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 ②溶解(或稀释)的操作不能在容量瓶中进行 ③不能长期存放溶液或进行化学反应 试写出计算结果:n(NaCl)= 0.1 mol (m(NaCl)=5.85 g [(1)仪器:托盘天平、药匙 (2)准确称取NaCl固体5.9g [(1)仪器:玻璃棒、烧杯、量筒 (2)冷却至室温 (1)仪器A的名称:100 mL容量瓶 (2)需用 玻璃棒 引流 二、配制100 mL 1.00 molL- 氯化钠溶液 计算- 称量- 溶解- 移液- A 7 实验过程 实验操作 计算 根据稀释定律c V =c V ,计算所需1.00 mol-L- NaCl溶液的体积为50.0 mL 量取 用量筒量取50.0 mL1.00mol-L- NaCl溶液并注入烧杯 配制 向盛有1.00 mol-L- NaCl溶液的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用玻璃棒慢慢搅 动,使其混合均匀。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用少量蒸馏水洗 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也都注入容量瓶。继续向容量瓶中 加入蒸馏水,直到液面在刻度线以下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 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盖好容量瓶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分装 将配制好的100 mL 0.50 mol-L-1 NaCl溶液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2.用1.00 mol-L- NaCl溶液配制100 mL 0.50 mol-L- NaCl溶液 3、误差分析 原理依据: 其它正常时, 凡是使m或n 增大的因素都使c偏大; 凡是使m或n减小的因素,都使c 偏 小; 凡是使V增大的因素,都使c偏小; 凡是使V减小的因素,都使c偏大。 引起误差的操作 m V C 称取时间过长或用滤纸盛放 偏小 不变 偏小 向容量瓶注液时少量流出 偏小 不变 偏小 未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 偏小 不变 偏小 未冷却至室温而注入定容 不变 偏小 偏大 3、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 原理依据: 根据c=n/V 分析(以配制某浓度NaOH 溶液为 例,请同学们将c 的结果填入表中) 引起误差的操作 m V C 定容时加水过量用滴管吸 出 偏小 不变 偏小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不变 偏大 偏小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不变 偏小 偏大 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又加 水 不变 偏大 偏小 容量瓶在使用前,用蒸馏水 洗净,在瓶内有少量水残留 不变 不变 不变 【实验反思】 问题1:配制溶液前,容量瓶洗涤后残留少量蒸馏水,对所配溶 液的浓度有何影响 [答案]分析:配制溶液时,在定容步骤要加入蒸馏水,故配制 前容量瓶中残留少量蒸馏水,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无影响。 问题2:实验过程中,忘记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对所配溶液的浓 度有何影响 [答案]分析:溶解固体过程中,烧杯及玻璃棒上均沾有溶质, 忘记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会损失溶质,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 偏低。 问题3:定容时,滴加蒸馏水超过刻度线,又迅速用滴管吸出多 余溶液,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 [答案]分析:定容时,滴加蒸馏水超过刻度线,又迅速用滴管 吸出多余溶液,溶液中含有溶质,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 问题4: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重新滴加蒸馏水至刻 度线,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 [答案]分析:摇匀后,部分液体附着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上部 分,重新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待液体回流后,液面会高于刻 度线,故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 【实验评价】 1.实验室需要用480 mL0.1 mol-L-1的 硫酸铜溶液,以下配制方法正确的是 ( ) A.称取12.5 g 胆矾(CuSO ·5H O),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