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22408

2024-2025高二语文开学考试专练 专项04 古代诗歌鉴赏(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5-05-1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0次 大小:1125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2025,高二,语文,开学,考试,专练
    专项04 古代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夜宴临津郑明府宅 杜审言 行止皆无地,招寻独有君。 酒中堪累月,身外即浮云。 露白宵钟彻,风清晓漏闻。 坐携余兴往,还似未离群。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感叹身世写起,极言其处境困厄,点明诗人是在失路艰辛的情况下受邀赴宴的。 B.颔联讲人在醉中好度岁月,既有遇知音要一醉方休之快意,又暗含要借酒浇愁,消除胸中块垒意。 C.“浮云”是古诗常见意象,本诗中的“浮云”与“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中“浮云”喻意相同。 D.尾联写诗人临行时携余兴而归,虽然已经分别,犹像尚未离开同伴一样。 2.请结合全诗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别王长史 王勃 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 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①篇。 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 终知难再奉,怀德自潸然。 【注释】①北梁:《楚辞·九怀》中有“绝北梁兮永辞”,后用以指送别的地方。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绘了开阔辽远的时空,以“千里”和“百年”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抒发了自己的感情。 B.古代以秋日配西方,所以称秋日为西候。北梁,北边的桥。颔联用“西候”“北梁”两个典故,点出分别的时间和地点,含蓄而新颖。 C.颈联诗人宕开一笔,转而写景。两句都是近景描写。诗人借景抒情,情随景生。 D.尾联写诗人知道自己与王长史今后很难再相见,不禁泪流满面,悲从中来。 4.请简要概括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于湖①怀古 张孝祥 千古凄凉,兴亡事、但悲陈迹。凝望眼、吴波不动,楚山丛碧。巴滇绿骏②追风远,武昌云旆连江赤。笑老奸③、遗臭到如今,留空壁。 边书静,烽烟息。通轺④传,销锋镝。仰太平天子,坐收长策。蹙踏扬州开帝里,渡江天马⑤龙为匹。看东南、佳气郁葱葱,传千亿。 [注]①于湖:县名,今安徽当涂南。该词作于张孝祥因反对宋金议和而被弹劾罢归期间。②巴滇绿骏:晋明帝所乘的骏马。晋明帝曾暗中骑马探查叛臣王敦的军营。③老奸:企图篡夺晋朝政权的王敦。④轺:使者所乘之车。⑤渡江天马:宋高宗赵构渡江南下,建立南宋王朝。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首句中的“千古”“兴亡”“陈迹”等词语紧扣标题“怀古”二字,统领全词。 B.“笑老奸、遗臭到如今”既刻画了反叛者的形象,又直接表达了对反叛者的嘲讽之意。 C.“边书静,烽烟息。通轺传,销锋镝”这几句话很有画面感,且动静结合,含意丰富。 D.这首词运用抒情、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没有运用叙事,感情深沉,语言奇丽。 6.有人说,张孝祥的作品“忧国慨敌的情怀无所不在”。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东溪公幽居 李 白 杜陵贤人清且廉,东溪卜筑岁将淹。 宅近青山同谢脁,门垂碧柳似陶潜。 好鸟迎春歌后院,飞花送酒舞前檐。 客到但知留一醉,盘中只有水晶盐。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说杜陵贤士清正廉洁,以此赞美东溪公的人品高尚。 B.“卜筑”二字意思是择地建筑房屋,强调了东溪公隐居的决心。 C.颈联中诗人将“飞花”拟人化,飘舞的花朵“送酒”为来客助兴 。 D.“客到但知留一醉”既展现了主人的真诚,又流露了诗人内心的苦闷。 8.本诗标题中“幽居”二字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① 李白 闻说金华渡,东连五百滩。 全胜若耶②好,莫道此行难。 猿啸千溪合,松风五月寒。 他年一携手,摇艇入新安③。 [注]①此诗作于李白赐金放还后。量移:官吏因罪远谪。东阳,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