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922730

第7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中职《中国历史》复习提纲背诵手册(2023高教版中职教材)

日期:2024-09-28 科目:历史 类型:学案 查看:63次 大小:41974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中职,教材,高教,2023,手册,背诵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 7 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一、科技 1.数学——— 祖冲之(南朝) (1)计算圆周率:用算筹做工具,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 7位数字,领先世界近1000年。 (2)测算历法:对历法进行精细的观测和推算,他测算一年的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算 结果相比较,只差50秒。 (3)创制历法:他创制的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大明历 》,后来由朝廷正式颁行。 2.农学——— 贾思勰 (北朝) (1)贡献。 撰写《齐民要术 》 地位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一部农业科学技术的著作 内容 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 意义 凸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曾任郡太守,非常重视农业生产 整理古书中记载的农业知识,采集民间歌谣谚语,汲取农民的生产经验,自己还在生产实践中证明和丰富了这些经验 (2)主张。 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 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提出多种经营等宝贵思想 3.地理学 (1)西晋地图学家 裴秀 绘制的《禹贡地域图》,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六项原则,即 制图六体 ”,这一理论一直沿用至明朝末年, (2)北魏地理学家 郦道元 的《水经注》,以《水经》为纲,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水道流经 地区的历史沿革、自然风物和经济物产等,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学著作。 4.炼钢技术 灌钢法 99 (1)发明时期:东晋南朝时期。 (2)操作方法:将生铁溶液混合到熟铁料中,加以锻打锤炼,获得质地优良的钢。 (3)意义:费工少,成本低,起初专门用于制造兵器,推广后也用于制造镰刀等农具,有利 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佛教和道教的传播 1.佛教空前盛行 (1)原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人们饱受战乱痛苦;社会上层的影响。 (2)表现:平民百姓纷纷信奉佛教,各地广修寺庙,佛教空前盛行。 (3)影响:佛教的传播,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和风俗习惯,影响深远,对当时的政 治和经济发展也产生过较大影响。同时,佛教也吸收中国文化的养分,逐渐走向 本土化 (4)遍布南北各地的石窟寺(魏晋时期)。 原因 佛教广泛传播 代表 山西大同的云冈 石窟、河南洛阳的 龙门 石窟和甘肃敦煌的 莫高窟 内容 石窟中的雕像和壁画以宣扬佛教为主,同时也有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内容 2.道教的传播 (1)概况;东晋南朝时期,道教经过 葛洪 、陶弘景等人的改造(陶弘景吸收佛教教 义,丰富了道教内涵),拥有众多信徒。 (2)主张:修身养性,炼制 丹药 ,以得道成仙。 三、文学和艺术 1. 诗歌(涌现了一批杰出诗人) (1)建安文学。 定义 建安时期的一些诗人,以所见所闻及亲身经历,写出了不少内容充实、风格苍凉而又富有生气的诗词歌赋,史称“建安文学” 代表诗人 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 代表作 曹操 的《蒿里行》、王粲 的《七哀诗》和蔡琰的《悲愤诗》等 (2)田园诗。 定义 描写乡村风光和质朴劳动生活的作品 代表诗人 东晋诗人 陶渊明 代表作 《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他的名篇还有散文《桃花源记》)等 (3)诗文总集———《文选》。 编者 南朝人 萧统 内容 选编先秦以来的诗歌、辞赋和杂文代表作,详近略远 地位 初步注意了文学作品与其他著作的区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 诗文总集 ,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 影响 唐宋时期,诗赋列入科举考试内容,《文选》是应考士子的必读书,研究《文选》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 2. 小说(开始兴起) (1)《世说新语》———南朝人 刘义庆 内容 意义/特色 以笔记形式记录社会上的逸闻趣事,内容广泛 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有关德行的一些篇幅 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保留了当时流行的一些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