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谊是西汉初期的著名的政治家,二十岁任博士,提出了一套改革政治的主张,受文帝刘恒的赏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多后,任梁怀王太傅。 梁王坠马死,他自伤没有尽到作太傅的责任,不久郁郁而死,年仅三十三岁。贾谊怀才不遇,空有一身才志,引起诗人无限感慨。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过:拜访。 作者简介 刘长卿(709—约780),字文房,河间人,今属河北。天宝年间登进士第,肃宗时为长洲尉,摄海盐令,因事下狱,贬为藩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后为转运使判官、淮西转运留后。被诬,贬睦洲(今浙江建德)司马,迁随州刺史,死于任上。世称刘随州。有《刘随州集》。刘长卿的诗多写个人穷愁不遇,为大历诗风主要代表,与钱起并称“钱刘”。刘长卿善写五律,以“五言长城”自负。 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咏史诗 背景链接 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高仲武《中兴间气集》)。第一次迁谪在唐肃宗至德三年(758)春天,由苏州长洲县尉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县尉。 第二次在唐代宗大历八年(773)至十二年间的一个深秋,因被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贬为睦州(浙江建德)司马。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zhé qī bó huàn 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任务一:诵读古诗 diào 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唐)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贬官。 流落在楚地的客居,指贾谊。长沙旧属楚地,故有此称。 一作“渐” 指汉文帝 一作“正摇落” 停留。像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 凭吊。贾谊在长沙曾写《吊屈原赋》凭吊屈原。 任务二:读懂诗意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你被贬于此寂寞地住了三载,万古留下你客居楚地的悲哀。 踏着秋草独自寻觅你的足迹,只有黯淡的斜阳映照着寒林。 为何明君却独对你恩疏情薄,湘水无情怎知后人凭吊之意? 江山已经冷落草木已经凋零,可怜你究竟何故被贬到此地! 首联: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谪臣和“楚客”指的是谁?为何要以此称呼呢? 都是对贾谊的称呼。点明了贾谊在长沙时的身份和境遇。 “三年”和“万古”对仗工整,也是指贾谊的遭遇吗? “三年”是指贾谊被贬长沙的时间。 “万古”则是表达诗人自己的感受。 任务三:赏诗悟情 首联点出本诗诗眼“悲”,奠定全篇的感情基调。 点出本诗诗眼“悲”,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三年”“万古”对比,点明贾谊的一生的命运,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遭迁谪的悲苦命运。 首联: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借景抒情,写诗人步入贾谊故宅所见之景,以“秋草”“人去”“寒林”“日斜”,渲染出萧条冷落的氛围,烘托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及对贾谊的追思。 颔联:秋草独寻人去后,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