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24506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09-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1次 大小:258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古代诗歌
  • cover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汉字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jié) 水何淡淡 B.山岛竦峙(shì) 左迁龙标 C.秋风萧瑟(sè) 夕阳西下 D.子规啼(tí) 枯籐老树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A.歌以咏志(用)风正一帆悬(挂) B.乡书何处达(送到)老树昏鸦(傍晚) C.星汉灿烂(星星)海日生残夜(升起来) D.次北固山下(停宿)古道西风(秋风)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寄愁心/与明月      B.江春/入旧年 C.杨花落尽/子规啼 D.断肠/人在天涯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观沧海》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关怀、寄以慰藉的名作。 C.《次北固山下》的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D.《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其词牌名,秋思是其题目,作者马致远,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5.填空。 (1)《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 , ;诗中最能反映诗人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 ; , 。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关心的诗句是: , 。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 。 (4)《天净沙 秋思》中表现天涯游子漂泊无依的愁苦之情的句子是: , 。 6.仿写句子。 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 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 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回,_____。 你能欣赏花的姿容: __ , 有的灿烂盛开。 7、金秋十月,学校开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承习俗 (1)古代诗歌中,“月”是常见的意象,下面与“月”有关的诗句中,哪两句写到了传统节日 ( ) A.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D.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2)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唐代诗人在传统节日记事抒怀的作品,《九日齐山登高》是其中的一首,请你认真阅读,回答问题。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你注意到这首诗中描写的节日习俗了吗 请写出你学过的同样描写这个节日习俗的两句诗。 活动二:学对联 (3)对联的基本要求: ①必须是两句,而且这两句字数一样多。 ②头一句与第二句所用短语的结构与词性应当相同或相似,即是说必须形成对偶的修辞格。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两句就可以称作对联:“国家富强”是主谓短语,“人民幸福”也是主谓短语;“国家”与“人民”都是名词,“富强”与“幸福”都是形容词。 ③两句的内容必须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内容没有联系,即使符合前两点要求,也不能叫做对联。 ④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 请根据对联要求,解答下面的问题。 你认为下面三个选项中,哪一个选项的内容不可以作为对联,请具体说出两个理由。 A.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B.百花迎春满地香,幸福临门多喜气。 C.东风化雨山山翠,政策归心处处春。 阅读理解 (一)阅读《观沧海》,回答问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其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最能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 有人说,曹操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观沧海》算得上“慷慨悲壮”吗?若算不上,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