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27839

初中语文七年级15《驿路梨花》任务驱动式教学设计

日期:2024-10-1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00次 大小:120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初中,语文,七年级,驿路梨花,任务,驱动
  • cover
初中语文七年级《驿路梨花》教学设计 梨花深处相遇,雷锋精神相传 ———《驿路梨花》 一、问题引领 “一年春草风前绿,万点桃花雨后红。”春风和煦,山河秀美,到处洋溢着春的气息。上周我们前往晋阳湖尽情感受了太原春日,令人心旷神怡。春光明媚却短暂,让我们即刻启程,前往祖国各地春游赏景。 (播放祖国各地春景视频) 江山如画,美不胜收,结束了之前的一段旅程,今天,我们春游的足迹又来到了云南省南部。青山连绵,树林茂密,已经夕阳西下,我们却在哀牢山上迷了路,很有可能要就地露宿。正在这时,眼前出现了一片梨花林。林子里面有什么?今晚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梨花林春游奇遇。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课堂开始以学生的晋阳湖春游为话题,激发兴趣,引起学生对春天的感受,亲切自然,引入本课春游情境。 二、学生参与 任务一:理驿路之事 1.提炼要点 课前已预习,直接回答本篇的核心事物是什么?贯穿全篇的是什么人? 明确 核心事物是小茅屋,贯穿全篇的人物是“我”和老余。 2.梳理课文情节内容 (学生上台投影,展示导学任务单的自学部分并讲解) 预设 “我”和老余在深山发现了一间小茅屋,心中产生疑问:“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此时看到一个瑶族老人进来,误以为他是房子的主人,连忙表示感谢。瑶族老人解释一番后,我们又在想:“主人家是谁?”据瑶族老人说,是一个叫做梨花的小姑娘在帮助别人。“我”和老余更加好奇房子的来历,最后得知了是房子是多年前解放军战士盖的。 3.解放军为什么会建造这座小茅屋?作者是怎么把这一点写出来的?怎样一步步揭晓小茅屋的来历呢? 明确 通过设置悬念和误会,不断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板书:悬念、误会) 任务二:识小屋之人 1.梳理人物 理清了小屋里发生的事,我们再去了解小屋中的人。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找出文章中出现的人物,思考这些人物与小茅屋之间发生了哪些故事? (板书:“我”和老余、瑶族老人、一群哈尼族小姑娘、解放军、梨花) 2.点明写作顺序 文章中的五类人物出场的先后顺序与实际生活中出场的先后顺序相比有何不同? 明确 本文的写作顺序除了有以“我”和老余所见所闻展开的顺叙,还有插叙,分别是老人打猎迷路夜宿茅屋、梨花姐妹照料茅屋以及解放军建造茅屋。 3.寻找人物共性 这些在小茅屋中出现过的人是否存在共同之处?他们之间有没有某种联系? 预设 都是在学习前人,帮助他人。在一代代人的影响下,助人为乐的精神不断传承、发扬。 任务三:赏梨花之美 1.挖掘“梨花”意蕴 理清了小茅屋的来龙去脉,我们终于能安心地在这里歇脚了。微风吹过,窗外梨花簌簌飘落,美丽的梨花引起了你的兴趣。“梨花”在文中多次出现,所指不尽相同,用横线画出文中提及“梨花”的句子,并结合具体语句理解“梨花”的丰富含义及作用。 (小组讨论) 预设 “梨花”指自然界的梨花,洁白美丽的梨花林为人物的出场营造一种淡雅柔和的氛围,借以烘托人物的形象,在文中也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梨花”也指梨花姑娘,她助人为乐、纯洁善良、淳朴热情、充满朝气,就像梨花的洁白美丽、芳香四溢,景和人巧妙联系,融为一体。“梨花”还象征着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在不断发扬光大,表现出它旺盛的生命力,升华主题。 2.驿路梨花处处开,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都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灵,它美在何处?或是美在周到体贴,温暖小屋一应俱全助路人;或是美在责任担当,姐姐出嫁妹妹接任常照料……请大家仿照示例,提笔写下自己独有的感受。 示例 《驿路梨花》美在洁白动人,片片飘落好似白雪入梦乡;美在民风淳朴,助人为乐代代传承成风尚。 三、总结点拨 小说通过讲述一个发生在哀牢山深处一座小茅屋的故事,生动地展示了雷锋精神在祖国边疆军民中生根、发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