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少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水墨画花》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让学生学习用水墨的眼光观察,表现花卉。并用水墨的形式表现出来。 学情分析 花卉是世界人们都喜欢的题材。早在古代,花卉就会出现在许多的器皿上,比如瓷罐。到了现代,人们生活中也有许多花卉装饰的衣服、生活用品。用来美化我们的生活。 今天,我们还用了电脑绘画板画出了传统的国画花卉。这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希望小朋友们,课后可以多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 教学目标 ①欣赏水墨花卉作品,感受墨线、墨点、墨块的粗细、浓淡、干湿的变化,体会墨分五色的墨韵之美,提升审美感知能力。初步了解水墨画是中国画的一部分,学会用水墨的眼光对自然花卉进行观察取舍。 ②通过观察,欣赏,比较,讨论,小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学习自主探究用水墨花卉表现花卉。 了解花卉的结构特征,学会用水墨的眼光对花卉进行观察取舍,并学会用水墨的方法表现花卉。 ③发展创新思维,积极参与创作水墨画的实践活动,提升创意实践能力。 ④体会水墨的“意象”造型观念,培养学生具备水墨审美眼光,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在体验中感受水墨的独特语言,体会中国画的艺术之美。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尝试用笔墨纸砚表现花、枝、叶,并表现出水墨的韵味。 教学难点:如何用笔墨纸砚表现花、枝、叶,并表现出丰富的笔墨变化。 教学过程之导入 谜语导入 教师出示谜语:得天独厚艳而香,国色天香美名扬,不爱攀附献媚色,何惧飘落到他乡。请学生猜一猜,并说一说猜出来的理由,通过玩猜谜语的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引出课题《水墨画花》。 教学过程之新授 ①初步感知 教师展示一段有关植物园视频,师生共赏。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种花?它的外形、色彩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从花卉的外形、色彩等方面谈谈赏花之乐。 ②深入探究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欣赏《牡丹花》和牡丹花照片,在欣赏的同时思考问题:“画家笔下的牡丹花与自然中的牡丹花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 结合课本内容,小组讨论,感受水墨画的特点。 ③拓宽思维 继续欣赏作品,引导学生体会:“画家是怎样用笔墨和色彩表现牡丹花的 ”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引导学生总结国画的笔法和墨法 。 ④小练习1: 下面请你们试着在2分钟之内,运用笔墨纸砚让“墨点、墨线、墨块”这三位家庭成员,在你们的画布上组合跳出优美的圆舞曲吧。 教师点评学生作品 说一说,你是怎么画得 你认为哪个画得好。 ④教师示范 教师确定以“菊花”为主题:a.用中锋蘸淡墨勾菊花的花瓣,用浓墨点花蕊;b.用侧锋画出富有浓淡变化的叶子;c.穿插枝干,勾画出叶筋。 现在,小墨家族中的墨块先生想要考考大家。看看,他的墨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墨色有浓有淡)(板书:浓、淡) 那请你想一想,用我们的毛笔工具怎样才能表现出墨的浓淡呢? (学生上台来示范)那请你上来试一试,用毛笔工具表现墨的浓淡变化。 教师示范并总结:1、用力越大就越浓。2、多叠加几层就变浓。3、透明度越大越浓。4、加水。 【设计意图】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想象和表现等活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形成创意。 ⑤走近大师 现在,让我们走进艺术的殿堂,欣赏一下艺术大师们的作品。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1、笔法———勾勒法 (1)徐熙《工笔牡丹》:世人画牡丹,用重色,气象华贵,非常艳丽,而五代时期的徐熙用淡淡的细线勾勒出繁复的花瓣,很有层次感,花头大而饱满,白色染出牡丹的色彩,画面工整细致,这种水墨淡彩予人以超逸清雅的感觉。徐熙以写生为主,对于后世的影响很大,徐熙是一位品格高尚的野逸画家。 (2)明代唐寅《写意花鸟》:墨韵明净、格调秀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