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44525

【核心素养】人音版三年级上册第5课《妈妈》教案

日期:2025-05-24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8次 大小:2833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核心,素养,人音版,三年级,上册,5课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妈妈》教案 一、课时:1课时 二、教材分析 歌曲《妈妈》是一首经典的意大利民歌,作曲家为温琴佐·贝利尼(VincenzoBellini),创作于1835年,其原名为《妈妈》(Mamma),后被译成中文,并广为传唱。这首歌曲以其优美的旋律、真挚的歌词和深刻的感情,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爱与思念之情,成为了流传百年的经典作品。 歌曲旋律优美动人,节奏舒缓,旋律起伏不大,适合小学生演唱,且具有较强的文化性和艺术性。旋律中蕴含着浓浓的母爱,令人感受到温暖与感动。歌词简单易懂,却真挚感人,充分表达了对母亲的爱和思念,歌词中“妈妈,妈妈,我的妈妈”的反复吟唱,更突出了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和深情。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歌曲,有一定的演唱基础。他们对母亲的爱和思念也有所感受,能够理解歌词的大致意思,但对于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意大利音乐的风格特点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部分学生可能缺乏音乐表现力,需要老师引导他们用更自然、更真挚的声音来表达歌曲的情感。 四、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 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和真挚的感情,体会母爱的伟大,理解歌曲表达的深层含义。 通过音乐,感受意大利音乐的独特风格,了解不同文化对母爱的表达方式。 2.艺术表现: 能用自然、真挚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够表达出对母亲的爱与思念。 能够运用适当的演唱技巧,例如气息控制、吐字发音、节奏把握、情感表达等,使演唱更具表现力。 3.创意实践: 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演唱歌曲,例如:轻声细语、抑扬顿挫、加入动作表演等,体验不同的演唱方式,并进行简单的音乐表演。 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作,例如:创作一些简单的歌词,加入到歌曲中,或者用绘画、手工等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4.文化理解: 了解意大利音乐的特点,例如:旋律优美、节奏舒缓、感情细腻,感受不同文化对母爱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通过歌曲学习,引导学生理解母爱的伟大,学会珍惜和回报母爱,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情绪,理解歌词的深层含义,并能够背唱歌曲。 用自然、真挚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运用一些简单的演唱技巧,例如:气息控制、吐字发音等。 2.教学难点: 将情感融入歌声中,用歌声表达出真挚的感情,例如:用温柔、轻柔的声音表达对妈妈的爱,用略带伤感的声音表达对妈妈的思念。 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演唱方式,例如:轻声细语、抑扬顿挫等,表达对妈妈的爱,体验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 六、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情景教学: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背景和情感,例如:播放一些与歌曲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联想到自己与妈妈之间的情感。 体验式教学:通过演唱、表演、创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音乐的魅力,并感受歌曲中蕴含的情感。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互相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分组朗读歌词、进行分声部演唱等。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视频、歌词、图片等,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并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具准备 课件(歌曲视频、歌词、贝利尼照片、图片、意大利风情图片、母子情深图片) 钢琴或电子琴 录音设备 一些与歌曲相关的道具,例如:花朵、照片等 八、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师生共同演唱,回忆与妈妈之间的美好瞬间,并分享感受。引导学生思考: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我们怎样表达对妈妈的爱?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来自意大利的歌曲《妈妈》,这首歌也表达了对母亲的爱与思念,让我们一起感受这来自意大利的温暖和感动。 环节二:讲授新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