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44698

统编版(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课件

日期:2025-05-1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42537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统编,古诗词,西湖,短棹,轻舟,采桑
  • cover
(课件网)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采 桑 子 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 在散文、诗、词、史传方面自成一家,留传后世的有《六诗话》、《欧阳文忠公集》。 欧 阳 修 唐宋八大家中那几人属于唐朝?那几人属于宋朝? 学习生字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 轻舟:轻便的小船 棹:桨 西湖:地名 绿水:清澈的水 逶迤:形容道路或河道弯曲而长 译: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 此句中“西湖好”是一篇之眼 “短棹”二字已将休闲的意思委婉写出 因为是短棹 所以轻舟缓慢而悠闲地飘荡在湖面上 词人有足够的时间来观赏两岸春色 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隐约 指歌唱时有笙管伴奏 飘荡 译: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两句写由湖心经水面到堤岸,再整体向远处推进的动态画面。“隐隐笙歌处处随”一句又从听觉的角度将西湖的欢乐情调刻画了出来,“隐隐”和“处处”都凸显出轻舟的流动感。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 没有风 指玻璃,这里形容水面光滑,本诗指水面平静澄碧 移动 译: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 “无风”二字为枢机所在,盖正因无风,方使得西湖水面清澈而平滑,也方使得游人“不觉船移”,其间不仅有诗情,而且合乎逻辑。 有理有情,清新而自然。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水的波纹 沙洲或沙滩上的水鸟。 掠过 译: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此句写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静,为这一趟悠闲之旅平添了一个兴奋点。视点也是因此由近到远,再向高处延伸,将立体而富有动感的西湖呈现在读者面前。 这是一首描绘颍州西湖美景的小令,文眼是 。 从下面的三个句子中任意选一个解读西湖的“好”。 西湖好 我解读词人目之所及,你看一看: 。 我解读词人耳之所闻,你听一听: 。 我解读词人身之所感,你感受一下: 。 诗文赏析 作者是如何来描写西湖美景的呢? 用下面的句式赏析诗句 我欣赏的句子是:“ ”,这一句用了 手法,其表达效果是: 。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对西湖美景的喜爱; 2.旷达的胸怀,恬淡的心境。 比喻 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 …… 诗文赏析 词的下阙主要是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 动静结合的手法或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一、二句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 问题探究 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这组《采桑子》从不同侧面描写了一幅清丽活泼 、空灵淡远的风景画,美不胜收,清新可爱,从中折射出欧阳修挂冠退隐后从容自适的闲雅心理。 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问题探究 本课小结 理解型默写 1. 2. 3. 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绘西湖清丽、淡远的春景的诗句是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写出风平浪静的诗句是 无风水面琉璃滑 诗中写船动惊禽,为旅行平添一份兴奋点的诗句是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谢谢观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