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53685

第2课《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2024—2025学年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

日期:2024-12-22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215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课,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2024,2025,学年
  • cover
《赶圩归来啊哩哩》 一、课时 1课时 二、教材分析 《赶圩归来啊哩哩》是广西彝族民歌,蕴含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歌曲表现了彝族姑娘赶集归来的欢快情景,旋律流畅、歌词生动,体现了广西多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该课的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体验到丰富的民族音乐,还能让他们在演唱中提高合唱技巧和对音乐的感悟。上课过程中,教师需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帮助学生理解、感受和表现歌曲。 三、学情分析 我所教授的学生大多数拥有基础的音乐素养,对音乐充满兴趣和热情,但对于少数民族音乐可能接触较少。学生们音乐感知能力较强,学习新曲目的能力也较强,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他们能够较好地掌握《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旋律和情感。此外,学生们在合唱的协调性上还需要进一步训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合唱配合能力和声部均衡感。 四、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 通过欣赏《赶圩归来啊哩哩》,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美和情感美,体验彝族音乐的独特风格与文化氛围。 2.艺术表现 在演唱过程中,强调声部的均衡和谐,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能够准确无误地演唱自己声部的旋律,并达到与其他声部和谐统一的效果。 3.创意实践 在保持歌曲原有风格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愉悦的心情,以轻巧、明亮并富有弹性的声音进行演唱,赋予歌曲更为丰富的情感表现。 4.文化理解 通过了解《赶圩归来啊哩哩》的背景和彝族文化,让学生在学习歌曲的同时,增进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与尊重,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并表现歌曲的情感,掌握各个声部的旋律。 合唱时注意各声部的和谐统一。 2.教学难点 各声部的均衡和谐配合。 准确演唱各声部的旋律,避免跑调或失音。 六、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包括讲授法、欣赏法、示范法、实践法以及合作学习法。通过听、唱、玩、做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七、教具准备 播放机、投影屏幕、钢琴、课件等。 八、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1.情景引入 课程开始前,教师播放广西歌手唐佩珠原唱的《赶圩归来啊哩哩》,让学生全神贯注地聆听。 2.提问互动 播放完毕后,教师提问学生:“谁知道这首歌的名字?这位歌手是谁,来自哪里?”通过提问引出广西的民族文化背景,介绍广西是一个多元民族的地区,其中彝族文化尤为丰富多彩。 3.身临其境 通过丰富的音频演示和图片展示,让学生感受彝族姑娘赶圩归来的欢快场景,体会歌曲情感的真实背景。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感知 1.作品背景介绍 教师详细讲解《赶圩归来啊哩哩》的创作背景,介绍词作家古笛和其他编导在隆林德峨乡生活时的所见所闻如何激发了创作灵感。介绍词作家古笛的生平和代表作,比如《刘三姐》的歌舞剧创作经历。 2.彝族文化概述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彝族的文化背景和赶圩节的习俗,体会歌曲表现的情景和情感。解释歌曲中一些特有的词汇和表达,比如“圩”是指集市,讲述广西壮族的传统风俗与赶集的热闹场面。 3.欣赏与感受 通过再次播放《赶圩归来啊哩哩》,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彝族文化的独特韵味,引导他们体会歌曲的欢快与舒畅。 (二)探究 1.模唱主旋律 教师结合乐器为学生弹奏主旋律,并逐句教唱,要求学生认真模仿。初次学习时,每次弹奏不超过两个小节,让学生逐步掌握旋律。 2.有表情地朗读歌词 教师展示并领读歌词,学生根据音乐节奏有表情地朗读歌词。教师强调发音的准确性,确保歌词的清晰表达。 3.配唱歌词 在掌握旋律与歌词后,学生开始尝试配合旋律唱歌词。教师关注学生的表现,随时纠正错误,确保演唱的准确性。 4.学习其他声部旋律 教师为学生弹奏其他声部旋律,逐个声部讲解,并带领学生学习演唱。特别注意难点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