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53691

第3课《木偶兵进行曲》 教案 人音版(2012)音乐六年级上册

日期:2025-05-23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250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3课,木偶兵进行曲,教案,人音版,2012,音乐
  • cover
《木偶兵进行曲》 一、课时: 1课时 二、教材分析 《木偶兵进行曲》是德国作曲家耶塞尔(LeonJessel)所创作的著名管弦乐曲,充分体现了进行曲的风格特征。该乐曲节奏鲜明,旋律丰富明快,音色多样,充满了童趣和想象力。乐曲通过形象生动的音符描绘了一群木偶兵的故事,曲调威武雄壮,充满了孩子们喜爱的天真活泼的情趣。通过对这首乐曲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体会到不同音色和节奏的变化,还能了解进行曲这一音乐体裁的特点,增强其音乐鉴赏能力和情感体验。 三、学情分析 学习对象为小学中低年级学生,年龄在81岁之间。该年龄段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喜欢听故事和参与互动活动,且对新奇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他们对节奏和旋律的感知较为敏锐,但在音乐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上还存在一定不足。因此,通过图像化的引导和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素养。 四、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通过聆听和欣赏《木偶兵进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进行曲的风格特征及乐曲的威武、雄壮和活泼的情绪,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艺术表现:通过集体和小组活动,引导学生使用简单的节奏乐器为乐曲片段进行伴奏,并能通过肢体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音乐情感,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3.创意实践:通过故事导入、小组合作和即兴表演,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表演兴趣,培养其创意思维和实践能力。 4.文化理解:让学生了解进行曲的基本风格特征及其历史文化背景,了解音乐在不同场合和情境中的应用价值,从而加深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感知和表现音乐情绪、节奏和音色变化的基础上,能够使用节奏乐器为乐曲片段伴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综合感知和表现能力。 2.教学难点: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过肢体动作和乐器表现乐曲情绪变化时,需要关注如何帮助学生准确表达音乐的情绪和画面,并使之融入到音乐情境中。 六、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和音频资料等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对乐曲有整体的感知和理解。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讲述故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想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合作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动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4.表演教学法:通过节奏练习、即兴表演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现力,并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 七、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括乐曲音频、视频及相关图像资料。 2.音响设备。 3.节奏乐器(双响筒、铃鼓、小铃、三角铁等)。 4.简单道具和服装,用于角色表演和情景创设。 八、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1.活动: 介绍音乐教室:教师引导学生轻轻走进音乐教室,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带领学生参观教室并介绍各个角落的用途和节奏乐器的摆放位置,让学生熟悉和热爱这个音乐学习的空间。 恢复秩序:背景音乐结束时,教师通过一段有节奏的指令(如拍手或呼喊)让学生迅速安静并回到两列队伍中,准备上课。 2.座位安排: 教师安排座位: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性格特点,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并给每个学生安排座位,让他们明确自己的学习小组和位置,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感知 1.谈话导入: 梦境话题:教师提问学生晚上睡觉时是否做过有趣的梦,激发学生的分享欲望,鼓励他们讲述自己的梦境。 故事导入: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德国音乐家耶塞尔小时候做的一个梦,并解释他如何将这个梦写成了一首著名的管弦乐曲《木偶兵进行曲》。 2.出示课题: 教师揭示今天的教学内容———《木偶兵进行曲》,并简要介绍乐曲的背景和结构,让学生对该曲有初步的印象和期待。 (二)探究 1.初听全曲: 静听感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