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像小马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歌曲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2.过程与方法目标:感受“小马车”由远而近和由近而远的声音变化,引导学生在节奏乐器体验中互相倾听,在集体表演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并掌握渐强渐弱的力度变化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1.渐强记号、渐弱记号的认识与其声音效果的感受与体验。 2. 教唱歌曲,培养、提高学生的节奏感以及节奏乐器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演唱、演奏中。 四、教学方法 奥尔夫教学法 律动教学法 发现法 五、学习方式 听唱教学 六、教学准备 PPT 电子琴 时针响筒 串铃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欢迎来到音乐课堂,请同学们随着我一起来律动。 发声练习 (二)教学新课 1.听歌曲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的速度,情绪。 这首歌的速度是怎么样的? 非常好,那谁能告诉老师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听音乐,为歌曲起一个名字。 3.听驾起我们的小马车,随音乐做律动感受欢快音乐带给我们的好心情。(师带着同学们做动作) 4.旅途中我们看到了一封信,哪位同学能读一读信里写了什么? 请同学们伸出双手边打节奏边跟老师念歌词。跟老师一起按节奏朗读歌词,(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5 同学们听,老师拍手和歌词有什么关系?刚才歌词的节奏用手拍出来了, 很好,我们一起来跟音乐拍一拍。注意,把刚才读的歌词在内心深处读出来。 6.学唱歌曲 注意 “哒”字 吐字准确,气息连贯,一气呵成,声音饱满。带着学生唱,注意技巧腰挺直,注意气息,轻巧跳跃,注意:脸上的表情要微笑引导学生用不同的速度,由慢到快演唱歌曲,三遍。 7. 同学们唱的可真棒,接下来我们看一个动图,你发现了什么? 小马车离我们越来越近的时候声音变大了,小马车里我们越来越远的时候声音变小了。生活中声音的“大”和“小”在音乐中用“强”和“弱”来表示。(设计意图:音画结合,让学生感受“小马车”“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的画面,体验声音的渐强渐弱)。 8.渐强渐弱的力度变化放进歌曲里,一起来唱一唱。 真是太厉害了,那我现在想再加大难度加入渐强渐弱,注意歌唱的状态,腰挺直,吐字清晰,微笑。 (四)拓展 任务A 小组探索串铃的演奏方法,加在歌曲的哪部分?为歌曲伴奏 任务B 集体为歌曲伴奏加入响筒 (五)课堂小结 时间象小马车,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向前跑,小马车跑了,有再回来的时候,可是时间跑了,它还会回来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探究课后的感受与认识,让学生初步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对阿!时间过去了就不会再回来了,昨天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过去了,我们不可能回到过去只能抓紧明天。聪明的小朋友,面对这一去不复返的时间,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学生讨论、交流各自的观点) 说得多好啊,同学们,在同样的时间里,人们各自做着不同的事,有的人,成绩卓越,有的人一事无成,说明时间珍贵而紧迫。有句古语也说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们要珍惜时间,利用我们人生中有限的时间努力学习,多学本领,为祖国的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时间像小马车》教学反思 《时间像小马车》这节课在同学们踊跃的发言中结束了。在互动中一年级的同学们说到要珍惜时间,多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学习、读书、运动等等。回想这节课,整节课的气氛非常好,难点解决的还不错。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已经落到实处,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了。 本节课的重点是渐强记号、渐弱记号的认识与其声音效果的感受与体验。就这点来说,在同学们读歌词,或演唱时有所体现,但在有小乐器伴奏时,是由于注意力在乐器上,所以综合表演的时候没有能体现出来,这是一点不足。 教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