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59215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

日期:2025-04-28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0次 大小:26828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
  • cover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化学试卷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前后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了的是( ) A.雕石成砚 B.经太阳光暴晒把小麦粒变干 C.煤燃烧后变为灰烬 D.从实验室制取氧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洗涤试管 B.氧气验满 C.液体加热 D.量取9.5mL液体 3.下列物质的分子质量最大的是( ) A. B. C. D. 4.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外形完全相同的雪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的雪花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B.不同的雪花中,水分子的数目都是巨大的 C.在雪花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D.雪花融化时,水分子的能量降低 5.可用于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给物质加热并可收集少量气体的是下列仪器中的( ) A.试管 B.蒸发皿 C.烧杯 D.广口瓶 6.不法商家在黄金中掺入了铱,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下图是铱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铱的原子序数是77 B.铱与金在性质上可能有相似之处 C.铱是非金属元素 D.铱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2.2 7.水电解的微观过程可用如下图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8.下列过程中与二氧化碳的循环无关的是( )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D.含碳物质的燃烧 9.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燃烧更旺、火焰熄灭、继续燃烧,则瓶中所盛气体依次是( ) A.空气、氧气、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氧气、空气 C.氧气、二氧化碳、空气 D.二氧化碳、空气、氧气 10.归纳与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归纳与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合物是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同种元素的粒子有相同的质子数,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燃烧会伴随发热、发光的现象,有发热、发光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D.原子得到电子会变成阴离子,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一定多于质子数 11.下列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能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 A.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不考虑外力影响) B.蜡烛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C.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D.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12.下列物质中,所含正价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 A. B. C. D. 13.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在这个反应中,镁、氧气、氧化镁的质量比为( ) A.7:8:15 B.3:2:7 C.3:2:5 D.1:1:1 14.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36 4 2 64 反应后的质量/g X 4 52 2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是26g B.丁是生成物 C.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比是1:4 D.物质乙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 15.下列微粒中,所含电子数最多的是( ) A. B. C. D. 16.“在工业上,通过降温加压使空气液化,然后加热液态空气,利用空气中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沸点不同,使它们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汽化,逐一从空气中分离出来”。上述文字中隐含的分子性质:①分子在不断运动 ②分子的体积很小 ③分子间有间隔 ④不同分子性质不同,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7.下列可燃物完全燃烧,产物相同的是( ) A.和 B.C和 C.和 D.和 18.为保护生态、致力于可持续性发展,中国政府宣布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的碳中和。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手段使二氧化碳净增量为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可保持大气中含量的相对稳定 B.地球增绿有利于碳中和 C.燃烧时增大煤炭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的减排 D.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