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让世界充满爱》 学科 音乐 年级 九年级 时长 1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让世界充满爱》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国流行风》第一课唱歌课。这首歌曲是由郭峰作曲,陈哲、王健等作词。创作于1986年,其音乐为典型的ABA三部曲式,拍,是部规模不大,但寓意深刻、气势宏大的作品。歌曲洋溢着时代的朝气,倾诉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和憧憬,从而描写出来人类最热烈最真挚最普遍的情感。本课以“爱”为线索,通过歌曲的演唱和欣赏、感受音乐与心灵的沟通。 重难点 1.培养学生用明亮、圆润的声音去演唱歌曲,并掌握切分节奏。 2.通过多种途径理解音乐,并通过分析、实践、处理歌曲,加深对音乐情绪的感受和体验提高音乐审美。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用明亮、圆润的声音去演唱歌曲,并掌握切分节奏。 通过多种途径理解音乐,并通过分析、实践、处理歌曲,加深对音乐情绪的感受和体验提高音乐审美。 通过对歌曲的演唱与欣赏,让学生感受歌曲真挚的情感,从而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感恩他人,感悟“爱”这种博大的感情。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内容 活动意图 时间分配 一、课前律动 柯达伊手势趣味练习 用以发声并提高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更好地进入音乐课堂。 2分钟 二、认识爱(情境导入) 课件播放一组疫情八方支援的多媒体视频(教师在背景音乐的旋律中解说。从而引出本课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通过之前经历的事情让学生体会爱的力量,并引入新课所学的内容,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1分钟 三、歌唱爱(新课探讨:学唱歌曲,演绎音乐) (1)欣赏全曲 首先让学生完整的欣赏全曲,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意境,欣赏过程中,要求学生随音乐哼鸣,这样既完成了简单的发生练习又让学生熟悉了旋律。欣赏完回答问题:这首歌曲的节奏节拍是什么?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然后根据学生回答给予客观的评价,并激发学生学会这首歌曲。 (2)介绍作者及相关背景知识 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是1986年著名音乐人郭峰献给“世界和平年”的公益歌曲。它是一首具有鲜明时代特征、闪耀着时代光彩的通俗歌,是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里程碑。(课件出示歌曲背景资料以及郭峰图片及简介) (3)学生学唱歌曲 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跟随钢琴用wu母音哼唱全曲。哼唱过程中思考:歌曲按旋律走向?并分为几部分?(课件出示曲谱) (4)分析歌曲师生共同探讨歌曲旋律重难点 a、教师慢速弹奏歌曲旋律,带领学生视唱全曲(指出学生视唱过程中出错的地方并纠正) b、让学生找出歌曲A段与再现段的对比,仔细看曲谱,找出切分节奏,并通过东北话“必须滴”和切分节奏顺口溜让学生掌握切分节奏。 c、注意之前学过的弱起小节及唱法。 d、强调长音的保持(四拍) e、师生共同完整视唱全曲。 (5)学唱歌词 a、多媒体播放音乐 b、学生跟琴逐句演唱歌词 c、学生再次完整习唱歌曲 (6)讨论、处理歌曲 请学生概述歌曲的思想内容,讨论用什么样的情绪、力度、音色来表达歌曲。 (学生讨论并总结归纳) 力度:A段mp———B段mf———A(再现)段mp 情绪:A段:温馨、亲切。 B段:热切、真挚、充满期待。 A(再现)段:是第一段的再现,抒情地,如歌地。 音色:A段:轻柔地,深情地 B段:坚定的,热情的 A(再现)段:轻柔地,深情地 通过东北话“必须滴”和顺口溜加深学生对切分节奏的印象,并能熟练掌握。 使学生在学唱歌曲过程中,相互的合作探讨、体验交流,一步步的掌握目标知识,让学生能够很好的把握歌曲,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 20分钟 4、感受爱(实践与创造) 请学生按照歌曲的旋律特点及前面对歌曲的处理,分别对这首歌曲的三部分选择合适的演唱形式,并分好角色,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教师加以引导。 学生通过对歌曲的表演、实践、比较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