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审视时代,观照自身 第二单元总结课 必修下册的第一单元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 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选择性必修上册 《<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老子>四章》 《五石之瓠》 《兼爱》 【学习任务一】请说出下列对联所赞颂的先秦圣贤,并解说判断依据。 ⑴立教开宗,紫气东来三万里; 著书传道,函关初度五千言。 ⑵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 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 ⑶由仁居义,传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 知言养气,充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 ⑷尚贤心系文明史,反战思萦亿兆民。 ⑸天地本逍遥哉,齐万物以鲲鹏化; 死生诚虚诞矣,系一瓢而江海游。 【学习任务二】概括儒道墨三家的解决方案 儒家 道家 墨家 孔子 孟子 老子 庄子 墨子 原因分析 解决方案 1.老师举例,分析孔子对当时社会混乱原因及解决方案。 孔子 原因 分析 礼崩乐坏 解决 方案 为国以礼。 人而不仁,如礼(乐)何? 克己复礼为仁。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2.阅读任务单《始作俑者》,结合所学课文分析孟子对当时社会混乱原因及解决方案。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páo)有肥肉,厩(jiù)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piǎo),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孟子 原因 分析 以政杀人 解决 方案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仁义礼智四端———(扩而充之)王道 3.阅读任务单《庄子·马蹄》与《庄子·大樗之树》,结合所学课文分析道家对当时社会混乱原因及解决方案。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絷,编之以皂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筴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此亦治天下者之过也。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 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故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 庄子·马蹄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1),其大本(2)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由不中规矩,立之涂(3),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4) 卑身而伏,以候敖者(5);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6),死于罔罟(7)。今夫犛牛(8),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9)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10),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注释】 ①樗〔chū〕:臭椿。②本:树根。拥,繁体为擁:即“臃”。 ③涂:同“———。④狸狌〔shēng〕:野猫与黄鼠狼。 ⑤敖:通“遨”,游。敖者,指往来的小动物。 ⑥辟:通“避”。机辟指猎人设置的机关。⑦罔罟〔gǔ〕:网。 ⑧犛〔lí〕:旄牛。⑨广莫:辽阔空旷。⑩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