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85117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1 命题与证明课件(共19张PPT)

日期:2025-11-09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12770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1,命题
  • cover
(课件网) 冀教版 数学 八年级 上 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 13.1 命题与证明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重点 难点 1.理解逆命题、逆定理和证明的概念,能进行简单的证明. 2.理解证明的必要性. 3.通过积极参与,获取正确的数学推理方法,理解数学的严谨性,并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理解逆命题、逆定理和证明的概念,能进行简单的证明. 理解证明的必要性. 回顾复习 什么是命题? 一般地,对某一件事情作出判断的语句(陈述句)叫做命题. 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新课导入 命题,有真命题,也有假命题.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反例即可;要说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则需要进行推理论证,即证明. 新知引入 知识点1 逆命题 对于平行线,我们知道: (1)在这两个命题中,其中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与另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有怎样的关系? (2)请再举例说明两个具有这种关系的命题. 思考 定义 像这样,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为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的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 在两个互逆的命题中,如果我们将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命题就是这个原命题的逆命题.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指出原命题和逆命题的真假性: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2)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3)如果一个数能被3整除,那么这个数也能被6整除. (4)已知两数a,b.如果a+b>0,那么a-b>0. 做一做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这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内错角相等.是真命题. (2)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是假命题. (3)如果一个数能被6整除,那么这个数也能被3整除.是真命题. (4)已知两数a,b.如果a-b>0,那么a+b>0.是假命题. 知识点2 证明 命题,有真命题,也有假命题.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反例即可;要说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则要从命题的条件出发,根据已学过的基本事实、定义、性质和定理等,进行有理有据的推理.这种推理的过程叫作证明. 例题解析 例 证明: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已知:如图,直线a,b,c,a//c,b//c. 求证:a//b. 证明:如图,作直线d,分别与直线a,b,c相交. ∵a//c(已知),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c(已知), ∴∠2=∠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等量代换). ∴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即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用文字叙述的命题的证明,应当按下列步骤进行: 第一步,依据题意画图,将文字语言转换为符号(图形)语言. 第二步,根据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第三步,根据基本事实、已有定理等进行证明. 知识点3 逆定理 定义 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是真命题,那么这个逆命题也可以称为原定理的逆定理.一个定理和它的逆定理是互逆定理. 1.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他们的真假: (1)如果 a = b ,那么 ; (2)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随堂练习 2.已知:如图,点B,A,E在一条直线上,∠1=∠B. 求证:∠2=∠C. A B C E D 1 2 证明:∵∠1=∠B,( 已知 ) ∴AD∥BC. (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2=∠C.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1.已知:如图,AD⊥BC,EF⊥BC, ∠3=∠C. 求证:∠1=∠2. 拓展提升 A B C D E F G 1 2 3 证明:∵AD⊥BC,EF⊥BC,(已知) ∴AD∥EF.(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 ∴∠2=∠CA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C,( 已知 ) ∴DG∥A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1=∠CAD.(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2.( 等量代换 ) 归纳小结 1.在两个互逆的命题中,如果我们将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命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