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93220

4《修辞立其诚》《怜悯是人的天性》同步训练(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05-1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329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答案
  • cover
4 修辞立其诚 怜悯是人的天性 必备知识基础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与前面两种一文一武、亦静亦动的方式不同,在文艺复兴之后,还有一些文人向儿童投去了更为温和的目光。卢梭当然是一个典型。他所倡导的自然主义式的儿童教育,(      )。成人不再仅仅执迷于展现自己在智力、体力、权力方面的至高无上的优越感,而是开始将孩子作为自己的朋友,开始倾听孩子的声音。成人和孩子,似乎终于成为平等对话的伙伴。除了《爱弥儿》这本      的名作,其实卢梭的另一本小书《植物学通信》更富有童心和童趣,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纯真质朴的感情甚至令它超越了时下绝大多数忸怩作态的所谓“童书”。读着读着,一幅      的画面就跃然纸上:卢梭正拉着表妹的小手,跟她一起穿行、徜徉于      的植物世界,仔细辨认花朵和茎叶的形与色。读着读着,似乎两个人的角色正在发生逆转:这个美好的、未受人间污染的自然世界,又是多么酷似儿童那      的心灵世界!当我们引领着孩子去探索自然的时候,是不是同时也在重新唤醒着自己内心深处那个久已逝去的童年呢 西语之中,自然与本性皆“nature”,这也并非偶然。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似乎让孩子面对成人时的立场终于开始发生了逆转 B.似乎让成人在创作包含童趣的书时,有了不同的立场 C.似乎让人体会到成人面对孩子的立场终于开始发生了逆转 D.似乎让人体会到孩子在面对成人时有了不同的立场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脍炙人口  活灵活现  琳琅满目  一尘不染 B.喜闻乐见 活灵活现 丰富多彩 冰清玉洁 C.脍炙人口 栩栩如生 丰富多彩 一尘不染 D.喜闻乐见 栩栩如生 琳琅满目 冰清玉洁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是不是同时也正在唤醒了自己内心深处那段久已逝去的童年记忆呢 B.是不是同时也正在唤醒自己内心深处那段久已逝去的童年记忆呢 C.是不是同时也正在唤醒自己内心深处那个久已逝去的童年呢 D.是不是同时也正在唤醒了自己内心深处那段久已逝去的童年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觉醒年代》中有这么一场戏:新文化运动主将胡适与保守派代表北大教授黄侃就“白话文与文言文之优劣”展开了一场辩论。黄侃认为:文言文与白话文相比,表意更能删繁就简。他举例说,比如“你太太死了,你家人打电报让你回去”这个意思,用白话文会说“你的太太死了,快点回来呀!”用语11字之多,而用文言则只需“①       ———4字表述即可,电报费可省三分之二。胡适则不以为然。他以“教育部一位朋友邀请自己做行政秘书,自己不愿从政,决定不去”为题,与黄侃相约各写一份电文,看谁的表意更简洁恰当。黄侃用文言写的电报稿是“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一共12字。而胡适用白话文写的电报稿是:“②           ———,未超过6个字。据此,胡适认为:白话文与文言文相比,不在于谁表意更简洁,重在③                    。 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其中第③处不超过15个字。 5.胡适与黄侃之争,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其实是一场新旧文化之争。请你写一段话,谈谈你对“新与旧”关系的理解,不超过60个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能力素养提升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材料一 修辞立其诚(节选) 张岱年 ①“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是两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 ②“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 ③名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