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97272

九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山坡羊·骊山怀古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2-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4次 大小:372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
  • cover
《山坡羊 ·骊山怀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曲作,体会元曲节奏、韵律上的美感,并熟读成诵。 2.学会鉴赏怀古曲的三种方法,品词句,析意象,知人论世,理解张养浩的民本思想。 3.通过赏析,体验张养浩的人生选择,感受其忧国忧民的情感,感悟知识分子的坚定信仰, 获得情感激励,思考个人活着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会品读音韵方法,欣赏怀古体裁诗歌。 2.学会赏析意象方法,分析作者情感。 3.学会知人论世鉴赏方法,感悟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 1.学习张养浩忧国忧民,为国为民的民本思想。 2.体会张养浩的人生选择,感悟知识分子的坚定信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散曲的作者,他,元代名臣,散曲大家。他,仕宦三十 年,历六朝皇帝,曾三度入仕,两次隐退。他,光明磊落,耿介清正,一生都在涵养自己 的浩然正气。他,就是张养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张养浩的《山坡羊 ·骊山怀古》。 设计意图:从作者生平导入,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消除上课伊始的紧张感,便于这节 课学习。 二、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曲作,体会元曲节奏、韵律上的美感,并熟读成诵。 2.学会鉴赏怀古曲的三种方法,品词句,析意象,知人论世,理解张养浩的民本思想。 3.通过赏析,体验张养浩的人生选择,感受其忧国忧民的情感,感悟知识分子的坚定信 仰,获得情感激励,思考个人活着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设计意图:带着目标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专注性。 三、读曲,整体感知品音韵 1.初次朗读,请同学们读准字音,注意这几个字“骊、阿房、炬、奢侈、萧疏、萦纡 ”几个词,要做到字正腔圆,读清平翘舌,不要读破音。 2.再次跟从示范朗读前,请按下暂停键,试着自行圈画韵脚。然后再对照老师的课件看 看自己完成的怎么样。朗读中,注意要读出在句式和押韵上的特点。播放音频。 PPT圈画出炬、处、疏、纡、树、楚、土 “u” 这属于古韵中的“鱼模韵”,特点读来阻塞不畅,低沉压抑之感。照应了曲中 的“恨”字,这首曲子的高妙之处在于“音韵和情感浑然一体”。 3.这种感觉照应在曲中的哪一个字呢 让我们来整体感知,理解曲意。请同学们参 照注释翻译全曲。 PPT出示原文及译文 相信你发现了“恨”字为全诗的情感基调,这首曲子的高妙之处在于“音韵和情感浑然 一体”。元曲不仅可以吟诵还可以吟唱,现在我们来跟随配乐,一起来吟唱。播放音频。 设计意图:自读、听读、吟唱多种形式的朗读整体把握本曲,同时诗词曲的品析应从声音开始 ,关注韵脚选用的韵可以让我们在诵读的时候就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从声音去把握诗词曲是最 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通过“为什么读”的角度更能引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四 、品曲,析语言 (一)解题 1.作者在恨些什么 由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首怀古体裁的曲子。 (屏幕出示)怀古诗是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遗迹为创作题材的一类诗歌作品, 其特点是借助历史抒写情怀或发表议论。 那么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解读,临古地,忆其事,抒己感。现在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思考 屏幕出现的问题。 (二)品词句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纤。 1.张养浩途径骊山为何会产生恨意呢 2.“炬”是什么意思呢 作者有何用意呢 出示骊山、阿房宫相关资料 骊山,又名郦山,因为山势就像一匹骏马一样,所以得名。骊山风景秀丽,多个君王在 此营建宫殿。相传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当时就在那建骊宫;后来秦始皇改为骊山汤,著名的 秦始皇陵,也就在骊山的北麓;唐朝时,唐玄宗的时候,扩建华清宫,那里的温泉很有名,就是 杨贵妃出浴的华清池;近代著名的西安事变也是发生在骊山上。可以说,骊山见证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