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04342

25《活板》课件(共68张PPT)

日期:2025-02-1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49325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活板,课件,68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提个问题。你们知道中华民族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指的是什么吗? 它们都是由中国相继传入世界各地的,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其中,活字印刷是北宋庆历年间毕昇发明的,早于西方四百多年,开创了现代印刷术的先河。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介绍活字印刷的文章《活板》,看看活字印刷的神奇之处在哪里。 1.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掌握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句中的不同意思。 2.读懂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了解活版印刷的主要特征。 3.认识活版印刷对人类文化的贡献,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精神。 学习目标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他出身于封建官僚的家庭,幼时嗜好医学,33岁中进士。 走近作者 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誉之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上最卓越的人物”。 政治上比较进步,是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助手之一。47岁拜翰林学士,55岁时王安石变法失败,便退居江苏润州(今镇江市)附近,建梦溪园,写成《梦溪笔谈》一书,享年65岁。 《梦溪笔谈》是笔记文学体裁的综合性论著。全书包括《补笔谈》、《续笔谈》共30卷,计609篇。其内容广博,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质、医学、军事、历史、文学、哲学等几乎无所不包。其中以自然科学为主。 相关介绍 它总结了古代,特别是宋代自然科学领域的光辉成就,记录和赞扬了当时劳动人民的创造,阐述了自己在自然科学方面的见解,是我国和世界科技发展史上一部重要文献,受到国内外广泛重视和高度评价。被称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写作背景 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宋仁宗庆历年间,毕昇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他的发明在当时未受重视。他死后,其发明的部分泥活字被沈括的堂兄弟、子侄辈获得,引起沈括重视,将该发明记录下来。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整体感知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 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 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 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翻译。 指雕版印刷。 同“已”。 版印书籍,相对于抄本而言。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 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 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 平民。古代平民不能穿锦绣,故称“布衣”。 铜钱的边缘。 坚硬。 混合。 覆盖。 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这里指铁制模框。 拿着它靠近火烘烤。就,靠近。炀,烘烤。 指上文说的松脂、蜡等的混合物。 同“熔”,用高温使固态物质转变为液态。 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 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