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土地的誓言》是部编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八 课。这个单元的四篇课文,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民的家国情怀。 他们热爱自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家乡的土地人民。从体裁上看,有歌词、 有记叙文、有抒情散文、还有乐府民歌。体会作品的抒情方式、学习做批注 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本文属于自读课文,与学生而言难度较大,所以教学 要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化难为易借助批注赏抒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文出现的生字和关键性词语,扫清阅读障碍,增加词汇积累。 2.学习文中呼告、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 1. 朗读课文,圈点勾画做简单批注,体会作者抒发的思乡之情。 2.通过背景补充,让学生了解“九一八”事变之后的东北人民家破人亡 的悲痛,调动学生的情感,引起共鸣。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作者对沦丧的故乡的眷恋以及誓死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精读、品析文中关键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难点:品味作者的抒情方式,揣摩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厚情感。 【教法与学法】精读赏析法、圈点批注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由土地的颜色导入新课。同学们,土地都有哪些颜色, 你知道吗 (明确:在喜马拉雅山上,土地是银色的;在西北广阔的沙漠里, 土地是苍黄的;在南方的丛山丘陵中,土地是绿色的;在革命老区里,土地 是红色的。)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踏上一片东北的黑土地,去领略那里的雄 伟神奇。 二、预习成果展示分享: 1.交流你从课文中积累的有价值的字词,分享给同学。 2.谈谈你对作者(端木燕良)的了解,分享给同学。 (教师补充:出示 PPT) 三、走进誓言,倾听感悟: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批注感悟“土地初印象”。 作者端木葚良将故乡深深嵌入自己的名字,面对土地发出铮铮誓言,这 究竟是一片什么样的土地呢 请同学们用批注法圈点勾画语句,结合句子来 描绘这片黑土地的美。 (微课展示批注学习法) 2.说话练习:我从“ ”看出这片土地“ ”(师引导: 富有生机、物产丰富、土地肥沃、历史悠久、充满神秘色彩、广阔无垠等等) (同步辅导:让学生互相讲解所选句子修辞手法运用的作用) 3.用文中词语说话练习:请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如果在这片美丽 的土地上生活,将会是什么样的场景 我从“ ”读出作者在故乡的 生活是“ ”用文中的词语来表达。(师引导:丰富多彩、欢乐、勤 劳、有趣、充实等等)(同步辅导:这部分可加入分析多角度描写:视觉、 听觉、嗅觉) 过渡:“这么平常的景物作者却极尽笔墨去描绘,这是为什么” (热 爱、眷恋)就是这样让作者充满深情热爱的这片土地没有了,被敌人占领了, 不属于那些热爱她的人们了。 四、细读誓言,品味抒情: 1.写作背景补充(九一八事变视频) 2.陌生化词语巧抒情: 提问:同学们,作者写这篇散文时,“九一八”过去十年了,可是抗日 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让我们再 想想此时此刻的作者写这篇散文时再度想起自己那片美丽富饶的家乡土地, 还会有什么样的感情 (批注法:批情感)(明确:对家乡的爱、对敌人的 恨、有家不能回的痛苦等等) (朗读课文第一段) 教师示例体味:“我有时把手放在胸膛上……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 着一种热情。”提问:“泛滥”一词能否换成“澎湃”“涌动” (生讨论) 教师明确:“泛滥”一词愿意是“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又引申为 “思想、事物到处扩散”。这里是无法操纵与控制的意思,表现出作者的心 情正如决堤之水不可遏抑地向四下泛滥奔流,一发不可收拾。它比“澎湃” “涌动”更多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的力量。文章中还有没有类似于这样的 词语 学生继续讨论(师引导:挚痛、喷涌、埋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