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月节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望月节》,了解望月节习俗,知道“乐队与人声”的表现形式,感受作品的神秘色彩。 2、学生能随乐演奏,哼唱人声部分旋律,通过多种形式再现望月节。 3、初步了解电子合成器,感受乐队和人声之间的配合。 教学重点: 欣赏乐曲,感受作品的神秘色彩。 教学难点: 表现乐曲,能通过多种形式再现望月节。 教具准备: 电子琴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也很喜欢看动画片,今天我就来分享一下我儿时喜欢的一部动画片。看完后你们能猜出这是哪部动画片吗?(播放无声动画片片段《宝莲灯》) 生:自由回答 师:那你们觉得这部动画片还缺少点什么呢? 师:是呀,似乎少了点声音和音乐,可见音乐是多么的重要。那就请你来当导演,为这部动画片配一首合适的插曲吧?请分别聆听以下3段音乐,然后选择其中一首为动画片配乐。(A.《花之圆舞曲》B.《梦幻曲》C.《望月节》) 师:请这位同学来说一说他选的是哪一首?为什么这么选择呢? 生:略 二、新授 1、赏月 师:看来大家对音乐的感受都是相同的,都一致认为C比较合适,那就让我们一起欣赏加了音乐的《宝莲灯》,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看到了什么,他们在过什么节日?(播放音画《宝莲灯》) 生:自由回答 师:你看的真认真,是的,人们正在过望月节。(出示板书:望月节)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回答 师:你们的耳朵真会听音乐,片中出现了乐队和人声的声音。(出示板书:乐队与人声)) 师:这段音乐是动画片《宝莲灯》里的插曲,名字就叫《望月节》。 2、唱月 (1)模唱 师:望月节又称祭五谷节,是一个传统节日。人们在望月节这天会举行祭拜仪式,希望通过祭拜月亮消免灾祸。望月节马上就要开始了。让我们去感受这个节日是怎样的气氛吧?(播放女声独唱部分) 生:略 师:片中嘎妹正邀请沉香和他们的族人一起过望月节呢?听,嘎妹是如何唱的呢?你们能来模仿一下她的歌声吗? 生:略 师:嘎妹的声音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再来听一遍。 生:(从音色、长短、音高方面引导) 师:让我们用明亮的音色,悠长的气息来演唱这句歌词。(电子琴伴奏) (2)划旋律线 师:月亮听到人们的召唤,慢慢的升上夜空。请你跟着月亮一起来走一走、唱一唱吧。(双手托起月亮,跟随音乐划旋律线) 认识音乐记号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月亮的行走路线有什么规律吗?这两个6是一样的吗? 生:略 师:观察的很仔细,这个音乐记号是升记号,表示将6升高半音,让我们唱准这个变化音,想想这个变化音有什么作用呢? 生:略 师:这三个音好像描绘了月亮害羞的从夜空中慢慢探出身子往上升的样子,作曲家正是运用了变化音,营造出了望月节神秘的气氛。(出示琴键图片,电子琴辅助学生唱准升记号。) 师:除了升记号还有一个音乐记号也用的非常巧妙,你能找出来吗? 生:略 师:非常好,在后面还用了一个延长记号,那这个音延长了几拍呢?再来听一听,数一数。 师:如果不加延长记号你们来唱一唱,加了延长记号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呢?(教师示范演唱) 生:略 师:加了延长记号,使得嘎妹的歌声变得更加悠长辽阔,好像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听,嘎妹也向我们发出了邀请,让我们一起来回应她吧。 师:神秘的祭祀开始了,我们来听一听嘎妹她还唱了什么? 生:(出示“呀啊啦,啰啊啦。呀啊啦,噻啊啦,啰啰噻。”) 师:这句咒语你记住了吗?我们来听一听嘎妹唱了几次咒语?这几遍咒语都是一样的吗? 师:让我们同嘎妹和她的族人一起欢度望月节吧。 师:这一段音乐里除了嘎妹在唱歌,你还听到其他人的歌声了吗?还有嘎妹的族人也在唱歌,所以这个部分的演唱形式是女声主唱,辅以人声衬托。 3、舞月 师:在望月节上,人们除了唱歌,还会做些什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