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22885

【新课标】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9课《心中的“110”》PPT教学课件(第二课时)+素材+教案教学设计

日期:2024-11-23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20次 大小:1276235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案,素材,课时,第二,教学课件,PPT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9课《心中的“110”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不要上当受骗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三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旨在从人际安全方面,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陌生人。 第二课时的话题“不要上当受骗”,通过吴华被骗的故事,重在引导学生不轻信陌生人,提高警惕性;辨析几种情境,触发如何对待陌生人的思考开关,从而提高学生意外发生时的自救自护能力。侧重的是具体的行为方式、方法的指引,包括不要轻信陌生人,提高分辨能力;与陌生人交往要有警惕性。重在提高意外发生时的自救自护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提高安全意识,增强防范意识,不要轻信陌生人。能够使用恰当的方式保护自己,能够对危险做出判断。识破生活中潜藏的危险,拨打心中的110。道德修养:通过防骗、防拐、防性侵教育,初步认识社会的复杂性,提高分辨能力,学会自护自救的一些方法,不要轻信陌生人。法治观念:初步了解社会上的儿童拐卖事件时有发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在乐于助人,参加社会活动的同时提高警惕性,初步形成安全意识。健全人格:能够使用恰当的方式保护自己,能够对危险做出判断。懂得对陌生人抱有警惕之心,能够通过正确的方式避免危险。责任意识:知道防拐骗、防性侵等安全知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学会识破社会交往中的危险,不轻易相信陌生人,学会安全自护、机智自救。 重点 了解在社会中依然有一些针对儿童的伤害事故,初步知晓一些骗术,提高社会活动中的警惕性。不要轻信陌生人。 难点 通过防骗、防拐、防性侵教育,初步认识社会的复杂性,提高分辨能力,学会自护自救。不要上当受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激趣导入新课素材:拐骗测试2.想一想,说一说:(1).在视频中你们看到了什么事情?(2)假如这不是一次测试,那么这些轻信陌生人的孩子,会遇到怎样的后果?(3)假如你是这个男孩,你会怎么办?(4)你有信心保护好你自己,不会上当受骗吗?3.小结并板书课题:心中的“110” 观看视频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思考回答指名回答齐读课题 用视频“拐骗测试”的方式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同时能够感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一:不要上当受骗1.文本学习:我们年龄小,分辨力还不强,如果防范意识不够,一些居心不良的人就会钻空子。2.图片+文本学习:不要轻信陌生人 吴华被骗(1)一天,吴华走在上学路上。一位阿姨开着车赶上来,自称是他妈妈的朋友,并说他妈妈出了车祸,伤得很严重,在县城住院。吴华一听,脑子一下乱了,没多想,就上了阿姨的车,去医院见妈妈。(2)上车后,吴华稍微冷静了一些,想请阿姨给爸爸打个电话,阿姨却说,爸爸已经知道了,也正在往县城赶,不用打电话了。(3)吴华本来还想请阿姨给班主任打电话请假,阿姨却说,赶到医院见到爸爸妈妈之后再说。这时,吴华心里犯起了嘀咕……3.文本学习:不要轻信陌生人(1).吴华失去了哪些识破骗局、避免被骗的机会?(2)假如吴华上车之后,发现自己被骗了,替吴华想一想,这时如何做才是安全、明智的?4.文本学习:吴华失去的识破骗局的机会①没有及时给妈妈打电话,问问是不是真的生病了。②没有及时向爸爸确认情况。③没有给班主任老师打电话,让老师帮忙。5.图片+文本学习: 假如吴华上车之后,发现自己被骗了,替吴华想一 想,这时如何做才是安全的、明智的?(1)假如我是吴华,我会先不动声色稳住阿姨,等车到繁华路段等信号灯的时候,我就可以摇下车窗向警察叔叔求救。(2)如果车子经过闹市区,我会把自己随身携带的衣物通过车窗扔下去,吸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