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30392

【2025春 新教材】第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第一课时)PPT教学课件+教案教学设计+素材

日期:2025-04-02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72次 大小:898873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课件,PPT,课时,第一
    统编版●一年级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第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第一课时 课题 我和我的“小伙伴”“小伙伴”不见了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一年级 教材分析 《让我自己来整理》是统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 “幸福一家人” 中的重要一课。本课旨在落实以上要求,通过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整理”,帮助一年级学生解决家庭生活中整理习惯缺失这一较为突出的问题,培养学生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具有家庭主人翁意识,能够主动为家庭承担更多的责任。 第一课时第一板块“我和我的“小伙伴’”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自己经常使用的物品,体会自己和物品之间的亲密关系,产生要整理并爱护它们的情感。第二板块“‘小伙伴’不见了”旨在引导学生体会遗失或者乱扔乱放物品给自己或者家人带来的烦恼,感受物品整理对于有序生活和美好家庭生活的意义。第一和第二板块是情感认知,从学生感悟物品和自我的亲密关系出发,体会整理对于有序有效生活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和自主能力,但在生活中,很多学生仍然依赖家长或他人帮忙整理物品,缺乏自己整理的意识和习惯。另一方面学生好奇心强,普遍乐于探究,喜欢动手实践。但由于家长溺爱或者对学生家务劳动能力存有顾虑,部分学生丧失了家务劳动的锻炼机会,整理物品时可能缺乏条理性和耐心。此外,部分学生虽然有自己整理的意愿,但不知道正确的整理方法。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整理的意义,掌握整理的方法,培养他们自己整理物品的习惯。 核心素养分析 核心素养:健全人格学习目标:1.懂得在家庭生活中,自己的物品要尽量自己整理,不会整理要学着整理,形成热爱生活、热爱劳动、自理自立的价值观。2.使学生认识到整理物品是自己的事情,初步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明白整理个人物品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培养对生活自理能力的正确认知。3.在面对物品整理问题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耐心、细心的品质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健全人格的发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整理物品对于有序生活的意义,增强主动整理的意愿;引导学生认识身边常见的物品,并将它们视为自己的 “小伙伴”。 教学难点 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帮助学生养成整理物品以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养成主动整理物品的习惯,将整理物品的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课前资料收集与整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激趣导入新课1.素材:一年级小学生开学必备清单2.想一想,说一说:(1)在视频中你们知道了什么事情?(2)这些学习用品你有吗?(3)新学期开学,你准备了哪些学习用品?3.小结并板书课题:让我自己来整理 观看视频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思考回答指名回答齐读课题 用视频《一年级小学生开学必备清单》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二、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一:我和我的“小伙伴”1.图片+文本学习:同学们,我们升入一年级已经有段时间了,相信你们认识了很多小伙伴,除了这些亲爱的小伙伴以外,还结识了不少特殊的“小伙伴”,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我们的“小伙伴”有哪些 2.图片+文本学习:我们常见的小伙伴,大家猜一猜是谁?(1)两个小口袋,天天贴身带。如果带一只,就把人笑 坏。(我 是 ) 谜底:袜子(2)小小船儿 一 对,坐着客人十 位。 白天忙着赶路,晚上靠岸大睡。(我 是 ) 谜底:鞋子(3)个朋友好心肠,有方有圆又有长,发现作业有错误,牺牲自己来帮忙。(打一学习用品) 谜底:橡皮擦(4)一张嘴巴大又大,两只耳朵长又长,书本文具都放里,上学带上可别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