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26003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庭中有奇树 课件

日期:2024-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10875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
  • cover
(课件网) 统编版 语文 九年级 上 课外古诗词诵读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1.掌握文学常识。 2.结合声韵,分析理解诗意。 3.积累意象典故,明确主题。 学习目标 《古诗十九首》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太子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昭明文选》时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作为组诗看待。是一部五言诗选集,其把用诗的首句作标题。 文常知识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整体感知 wèi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整体感知 繁盛 花 攀引枝条 给予,馈赠 充满 送达 历时很久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整体感知 堂前院中有一株新奇的树,翠绿的叶子之中开放着繁盛的花朵。 我攀着树上的枝条折下最美的那朵花,想赠送给我日夜思念的人。 花的清香浸染了我的衣袖,可惜山遥路远却不能送达。 这花又有什么珍贵呢?只是感叹我们分离得太久了。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内容精讲 点明地点,暗示主人身份。 树的繁茂。 内容精讲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折”读得快速,强调折花的速度之快 女主人对丈夫的思念之情绵绵不断。 内容精讲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让人感觉思念充满了整个衣袖,化无形为有形,让人深切体会到女主人的思念之情。 给人一种路途遥远,一眼望不到头之感。 内容精讲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体现出了女主人强烈的怀念之情。 深入探究 这首诗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是起兴和衬托。“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一句,以“庭中奇树”起兴(兴: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与诗歌内容有一定联系。),以“花”比人,衬托出思妇的内心世界。一方面,花开得茂盛,衬托出思妇内心的孤独无依;另一方面,花最终会凋零,也表现出了思妇的青春年华也会逐渐流逝。 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深入探究 “时”拖长,有延展之感,能感觉到离别的时间已经很久了。 最后一句“时”拖长,你觉得丈夫是刚离开还是离开很久了? 深入探究 用先抑后扬的手法,表达了女主人对心上人深深的思念之情,描绘出了一幅孤寂赏花图,点明全诗主题。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运用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好处? 深入探究 诗人以折花写起,古代女子受到封建礼教的严重束缚,生活的圈子很狭小,不像许多男子那样,环境的变迁、旅途的艰辛,都可能引起感情的波澜;这些妇女被锁在闺门之内,周围的一切永远是那样沉闷而缺少变化,使人感到麻木。 结合全诗,分析主旨。 深入探究 唯有气候的变化、季节的转换,是她们最敏感的。而她们情感表达也非常含蓄、细腻。所以古诗中写女子的相思之情,就总是以季节的转换来引出下文的情感变化。将这种场面和思妇怀远的特定主题相结合,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形成了一种深沉含蕴的氛围,引起读者无限的联想。 结合全诗,分析主旨。 庭中有奇树 寂寞折花:花枝繁茂,花香温馨 孤寂赏花:亲人远离,无可奈何 反衬 先抑后扬 思念、孤寂 结构梳理 此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所产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长期盼归又寄情无望而产生的忧愁。 主题归纳 1.层层推进 在写景上层层推进,由树到叶,由叶到花(荣),由花到香,而情感也在写景过程中不断酝酿升华。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眼前的树、眼前的花,谁来欣赏谁来赞?通过描写眼前之景,将一个独守闺房、幽怨憔悴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